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9的博文

香港危机或令加拿大对北京彻底幻灭

图片
曾担任驻港记者多年的加拿大资深媒体人文达峰(Jonathan Manthorpe)8月15日在《政治网站》(ipolitics)撰文指香港危机或令加拿大对北京彻底幻灭,因为“孟晚舟事件和香港事件清楚地表明,加拿大和北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及世界观,缺少建立密切和持久关系的基础”。 文达峰认为“从完全自私的角度来看,香港日益严重的危机和迫在眉睫的灾难将为加拿大带来好处”。中国共产党背叛了对香港人的承诺,最终将使加拿大的对华政策制定者发觉,北京不是能够建立正常关系的政权,尽管70多年来北京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试图在加拿大政界、商界和学术精英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相信在华为事件引发加中关系危机后,香港事件将最终说服渥太华,北京不是也不会成为加拿大的朋友。 文章指“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不断扩充力量,加拿大无可避免地要与北京发展贸易和外交关系,但这些关系必须建立在现实和有限的期望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基于幻想”。华为事件已非常清楚地告诉加拿大人,北京不相信且永远不会实行法治和司法独立。现在香港正在发生的事情更暴露北京相信专制是神圣的,它永远不会心甘情愿地实行民主。北京当初同意香港人“高度自治”及推进代议制选举,只是应付1997政权移交的廉价谎言。 回归后不久,香港人就醒悟到“一国两制”是骗局。二十年来,香港越来越多地爆发群众示威,反对北京的背信弃义。这次持续了几个月的抗议对抗性越来越强,其领导者很多是回归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热衷于保护和提升香港的公民自由,坚信这是香港独特的文化精髓。而香港的行政长官林正月娥对此完全无能为力,她甚至无法与示威者对话,以摆脱僵局。官方对抗议活动的回应似乎完全掌握在警察手中,而警察的行动变得越来越暴力。 为威慑港人,北京还主动披露深港边境有一支庞大的武警车队,让人想起1989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但北京明显希望避免这种灾难性后果,这一是因为北京仍将香港视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心,二来受制于中美贸易战,北京不希望香港流血激怒美国及国际社会而在贸易战中更处劣势。 尽管如此,加拿大还是要准备应对香港局势可能的恶化,1997英国统治结束时渥太华曾计划请美国海军和其他环太平洋盟国海军帮助疏散50万在港的加拿大人。 目前,在港加拿大人减少到了30万。8月8日,加拿大对赴港旅游发出了“高度谨慎”的警告,8月12日加拿大总理

虚位以待的加拿大驻华大使

图片
自1971年以来,加拿大共向北京派驻了14位特命全权大使,在六四事件后中国与西方关系最紧张时也从未中断,但今次孟晚舟事件令两国关系风谲云诡,大使麦家廉(John McCallum)1月26日被免职后一直由公使倪杰民(Jim Nickel) 临时代办,大使空缺至今已达破纪录的六个多月。 麦家廉被免职前一星期,加拿大前驻华使节们有过一次集体亮相。今年1月21日国际媒体爆出“140名学者和前外交官致信习近平,呼吁中国释放两名加拿大公民”,签名者中就有六位加拿大前驻华大使,他们是杜蔼礼(Earl Drake)、碧福(M. Fred Bild)、柯杰(Joseph Caron)、罗岚(Rob Wright )、马大维(David Mulroney) 和赵朴(Guy Saint-Jacques),他们一致批评习近平当局的行为“将导致减少对话和增加不信任,影响求同存异的努力,受害的将是中国和世界”。13名前驻华大使除六人去世外,缺席的只有贝祥(Howard Balloch),麦家廉因当时还在任没有签名。 在世人聚焦加拿大何时委任新的驻华大使之际,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在世的前加拿大驻京外交官们。 任期从1987至1990年的杜蔼礼,是天安门学生运动的见证人,1999年他在回忆录《草原外交官》(A Prairie Diplomat)中称“1989年夏天发生了我生命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大屠杀后杜蔼礼被召回国内述职。在六四26周年期间渥太华网络媒体《黑锁记者》(Blacklock's Reporter)披露的使馆文件称中国“由一群邪恶的老军人控制,政府由盲从命令的人管理。黑暗时代会很长,曝光真相有待时日”。当时加拿大外交官因被中国官员询问是否有抗议者前来寻求庇护,一度担心军队可能入侵大使馆。回国后,杜蔼礼领导了西蒙弗雷泽大学中国可持续环境研究项目。 碧福大使1994年12月离开北京后在蒙特利尔大学东亚中心教授中国政治和经济课程,2014年他对加拿大媒体分析北京为何封锁国外网站时指中国“精英和群众间收入差距巨大......有数亿中国人收入非常低,如果知道生活奢华的共产党高官还藏有巨额的海外财富,他们会愤怒”。 在中加关系因孟晚舟事件恶化后,碧福告诉法新社“有时真的很难让中国人相信加拿大不是替美国人做事,但中国人固执地认为加拿大就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