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是蒙特利尔电影节的救命稻草吗?

9 月 4 日晚第 41 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闭幕时, 86 岁的洛赛克 (Serge Losique) 一口气宣布了明后两年电影节的举办时间, 42 届 2018 年 8 月 23 日至 9 月 3 日, 43 届 2019 年 8 月 22 日至 9 月 2 日,这一不寻常做法的背后,是它近年来死去活来的命运。 2000 年后,加拿大商界对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赞助急剧减少, 2004 年第 28 届电影节开幕前夕,加拿大联邦电影局和魁北克省电影局也宣布停止对它的赞助,政商两界的冷遇令其债务危机更加严重。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这北美洲唯一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竞赛性电影节年年为生存挣扎,却难逃随其年迈的创办者及主席洛赛克一起步入晚年的命运。 到 2015 年第 39 届时,已是摇摇欲坠的电影节被来自中国的赞助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一家名为金诚集团的中国理财公司成为它的头号赞助商。电影节也投桃报李,首开了当今中国电影单元。电影节还在加拿大官方的英法双语之外,开通了中文版官网,并在北京设立了办公室。人们还经常从洛赛克口中听他骄傲地提及“我的中国朋友”,似乎他在向众人宣示雄厚的中国资本一定会让电影节起死回生,中国俨然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洛赛克在其官网上称“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电影制造大国,我们愿为这一目标添砖加瓦”,并自豪地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电影海外展映推广最重要的场所之一”。过去情况确实如此,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为刚刚开放的中国电影带来不少国际声誉, 1983 年中日合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获得最高奖美洲大奖, 1987 年陈凯歌的《大阅兵》获评委会奖, 1990 年滕文骥以《黄河谣》获最佳导演奖, 1995 年谢飞以《黑骏马》获最佳导演奖,同年张艺谋获得电影百年特别贡献奖,中国著名演员孙道临和王学圻分别在 1987 和 2012 年担任过美洲大奖评委。 然而到了 21 世纪,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中国并没能为经营窘迫的电影节解困,萎靡的中国文化也没能给日渐萎缩的电影节注入活力。 2017 年,中国企业没有再为电影节提供赞助, 7 月爆出电影节所属的帝国剧场因欠费被断电,洛赛克也因拖欠两名债权人数百万加元被告上法庭。就在人们猜测今年电影节是摸黑秉烛还是干脆停办之际,在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