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20的博文

拜登胜选对加拿大的利弊

图片
  9月15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民调显示加拿大人对特朗普的厌恶创新高,受访者中只有20%的人对特朗普有信心,10月1日加拿大政论杂志《麦克林》民调指72%的加拿大人支持拜登,支持特朗普者只占14%,即使在最保守的阿尔伯塔省,拜登的支持率仍是特朗普的两倍。与民调相呼应,加拿大人相信拜登会胜选,加拿大政治网站 (IPOLITIC) 10月21日更透露联邦和各省都在悄悄准备与拜登政府打交道。 在对拜登期待的同时,加拿大政治网站指拜登会在贸易、采购和气候方面与加拿大产生摩擦。加拿大广播公司则连续多日分析了拜登当选在能源、国防和贸易方面对加拿大的影响。一般认为拜登胜选对加拿大耗资百亿美元的基石输油管道(Keystone XL)不利,该项目遭奥巴马否决后被特朗普批准,但拜登威胁要再次关闭它,不过多伦多能源分析师罗里·约翰斯顿(Rory Johnston)就质疑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拜登是否会冒着裁员和激怒工会的风险取消这个大项目。拜登许诺上任后立即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威胁用关税惩罚那些不遵守承诺的国家,他甚至可以宣布碳排放量关乎国家安全,和特朗普一样以钢铁和铝贸易为武器。加拿大虽计划降低排放量,但还未达到其承诺的标准。在国防方面,北约将在拜登的领导下保持坚定,西方将以更稳健的方式与俄罗斯和中国交往,拜登会希望加拿大在合作更新北极预警雷达系统等方面投入更多,但不会采取威胁手段。过去四年特朗普领导的北约没有任何实质行动,也没要求加拿大做任何事,但拜登可能会要求盟国冒更多的生命风险。奥巴马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称“拜登了解、关心并尊重加拿大”,知道加拿大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贸易方面,拜登打算在公共工程方面比特朗普更多地奉行“购买美国”政策,将令加拿大公司面临竞争,但他暗示将降低对盟国钢铁和铝苛征的国家安全关税。对加拿大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拜登考虑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这可能会抵消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不稳定因素。 拜登的对华政策将如何影响加拿大是加拿大广播公司关心的重点,华盛顿加拿大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桑德斯(Christopher Sands)认为因为中国没能和平崛起,对抗中国迫使其改变行为方式是必要的,拜登在升级冲突时会更谨慎,且不太可能采取导致超级大国走入噩梦的道路:公开冲突。华盛顿的中国问题专家比尔·毕晓普(Bill Bishop)相信拜登将有一个

不堪纪念的加中建交50周年

图片
1970年10月13日,皮埃尔·杜鲁多领导下的加拿大与北京建交,在美洲大陆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后的今天,他的长子贾斯汀·杜鲁多主政的加拿大却深陷对华关系低谷,无论是北京还是渥太华,都无心纪念这一日子。 曾在1949和1960年两度踏足中国的老杜鲁多,1968年4月就任加拿大总理,两年半后与北京建交,为红色中国打开了美洲大陆之门,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等国随后承认北京,也导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进而在1979年承认北京,不再被孤立的中国从此走上世界大舞台。自幼跟随父亲访华的小杜鲁多2015年当选总理,他不仅想修复被前任保守党政府降温的两国关系,还试图帮助中国走上正轨,令北京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积极角色。但随着2018年12月1日华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北京报复性抓捕加拿大公民,并实施贸易制裁,两国关系急转直下,降温至冰点。 遥想十年前,与北京保持距离的保守党执政时,两国还曾热闹地举办过建交40周年图片展等系列活动,时任总理哈珀出席纪念酒会时还称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充满生机与活力。今年50周年本该大庆,但在两国关系的寒冬中只闻摩擦声和破裂声。 8月20日,中国大使馆指两国关系正面临“严重困难”,“加拿大要为两国关系恶化负责”。8月25日,与加拿大外长商鹏飞在罗马会晤的中国外长王毅希望“加方拿出独立自主国家的姿态,消除影响中加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商鹏飞则当面告知中国的胁迫外交对加拿大无效。9月1日,中国大使丛培武在蒙特利尔接受《新闻报》专访时称“两国关系发展基础受损”,“中加关系不进反退”。9月3日,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陆慷在北京接受加拿大《环球邮报》专访,记者问“加拿大多年前在中国需要的时候对华出口小麦,也曾帮助中国培训法官、政府官员等,但中国却因为一件事就抛弃了50年来总体良好的双边关系。为什么中国政府这么迅速地放弃多年来的善意?”,陆慷否认中国“抛弃长期友谊”,但指“孟晚舟事件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双方推进合作失去了合适的氛围”。陆慷更指“加拿大是美国的唯一帮凶”,因为美国曾要求数十国拘押孟晚舟只有加拿大做了。在采访中,加拿大记者提及“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可能性,因为“在中国将两名加拿大公民扣为人质的情况下,为什么加拿大不能抵制?为什么加拿大运动员还要来华参赛?” 9月18日,加拿大外长商鹏飞宣布放弃与中国达成自贸协议的想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