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作家张翎:只求无污染地还原内心感受
二零壹零年七月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侵扰了张翎的生活。影片的叫座与好评,使众多华文媒体记者寻踪找到了这位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作家,一段时间里她一边在多伦多应付蜂拥而来的采访,一边宽慰自己,这股热潮总会过去,她将回到自己安静的生活中,恢复以往的工作和写作节奏。 构思于北京机场候机厅的小说《余震》,发表于《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当年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09年,导演冯小刚宣布拍摄根据《余震》改编的史诗性电影《唐山大地震》。2010年8月,影片公映一个月后,中国广电总局决定推荐《唐山大地震》代表中国角逐2011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荣誉像空气中的微尘,持续不断地向张翎袭来,为她的生活抹上了一些怪异的色彩。在她的写作中只有一个目标,而各种奖项横七竖八地挡在这个目标前,试图迷惑她,为此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她告诉记者:“获奖绝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如何朝真正的感受无限度的接近,我知道要达到无污染地还原内心感受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我一辈子的目标。” 被感动是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趣味 张翎第一次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在10年5月,在北京冯小刚的工作室里,看了未完成的片子。当时故事情节,音乐和人物对话都已完成,没有完成的部分是高科技的合成和字幕。 和普通观众不同的是,张翎当时有着双重的感动:首先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画面,导演还是才华横溢的冯小刚;第二层的感动是电影故事本身,改编后的电影故事着墨于心灵重建,基调非常温暖。张翎的小说故事有着冷色基调,重点描述大地震给心灵带来的长久创伤。 张翎认为冯小刚暖化故事基调,是因为他知道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渴望看见家庭团圆的结局。这种暖色调与好莱坞电影一脉相承,因为被感动是世界各国老百姓普遍的审美趣味,冯小刚只是遵从了老百姓的愿望。张翎说:“因为这世界有太多丑陋,太多不安全和太多痛苦,人们带着善良的心愿走进电影院,希望看到世界变得善良和温暖,有一个美丽的结局。” 在冯小刚的工作室里,张翎几次掉泪,她感叹冯小刚是个“贴近戏的导演”,他知道“在哪些地方用什么方法拨动哪一根弦让观众感动”。 导演诠释的是他自己的意图 《唐山大地震》的编剧是北京剧作家苏小卫,冯小刚曾想让张翎负责该片海外场景部分的编剧,一度还邀请她去了新西兰的外景地。最初冯小刚想和曾拍摄了电影《魔戒》的新西兰知名电影高科技公司维塔合作,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这一计划。张翎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