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10的博文

专访作家张翎:只求无污染地还原内心感受

二零壹零年七月上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侵扰了张翎的生活。影片的叫座与好评,使众多华文媒体记者寻踪找到了这位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作家,一段时间里她一边在多伦多应付蜂拥而来的采访,一边宽慰自己,这股热潮总会过去,她将回到自己安静的生活中,恢复以往的工作和写作节奏。 构思于北京机场候机厅的小说《余震》,发表于《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当年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09年,导演冯小刚宣布拍摄根据《余震》改编的史诗性电影《唐山大地震》。2010年8月,影片公映一个月后,中国广电总局决定推荐《唐山大地震》代表中国角逐2011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 荣誉像空气中的微尘,持续不断地向张翎袭来,为她的生活抹上了一些怪异的色彩。在她的写作中只有一个目标,而各种奖项横七竖八地挡在这个目标前,试图迷惑她,为此她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她告诉记者:“获奖绝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如何朝真正的感受无限度的接近,我知道要达到无污染地还原内心感受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我一辈子的目标。” 被感动是普通老百姓的审美趣味 张翎第一次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在10年5月,在北京冯小刚的工作室里,看了未完成的片子。当时故事情节,音乐和人物对话都已完成,没有完成的部分是高科技的合成和字幕。 和普通观众不同的是,张翎当时有着双重的感动:首先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画面,导演还是才华横溢的冯小刚;第二层的感动是电影故事本身,改编后的电影故事着墨于心灵重建,基调非常温暖。张翎的小说故事有着冷色基调,重点描述大地震给心灵带来的长久创伤。 张翎认为冯小刚暖化故事基调,是因为他知道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渴望看见家庭团圆的结局。这种暖色调与好莱坞电影一脉相承,因为被感动是世界各国老百姓普遍的审美趣味,冯小刚只是遵从了老百姓的愿望。张翎说:“因为这世界有太多丑陋,太多不安全和太多痛苦,人们带着善良的心愿走进电影院,希望看到世界变得善良和温暖,有一个美丽的结局。” 在冯小刚的工作室里,张翎几次掉泪,她感叹冯小刚是个“贴近戏的导演”,他知道“在哪些地方用什么方法拨动哪一根弦让观众感动”。 导演诠释的是他自己的意图 《唐山大地震》的编剧是北京剧作家苏小卫,冯小刚曾想让张翎负责该片海外场景部分的编剧,一度还邀请她去了新西兰的外景地。最初冯小刚想和曾拍摄了电影《魔戒》的新西兰知名电影高科技公司维塔合作,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这一计划。张翎所做的

喧囂与炒作:誰買了張曉剛們的畫

万毅忠/在中國的見聞一直讓左映雪感到別扭。 07 年7月10日到8月17日,紐約的庫羅斯(kouros)畫廊為左映雪舉辦個人畫展。畫展當晚,開賓客們來到曼哈頓73街東23號,這是一棟門口立著雕塑的歐式大門,再往西二三十米遠處,夜幕正在吞噬中央公園里的綠色。左映雪任教于密蘇里州圣路易斯森立公園社區大門,是當地藝術界的名人,也是庫羅斯藝廊接納的首位華裔畫家。當天晚上,剛從中國回來的左映雪在与記者的閑談中,毫不掩飾對中國當代藝術界的失望。 近年來,左映雪常回中國,感覺那里的藝術气息中夾雜著過濃的商業味。06年的中國之行使他憋不住寫了一篇短文《歸國藝術感念》,敘述了他在國內看到的景象:「畫家們急功近利,作品充斥著淺薄,媚俗,剽竊和裝瘋賣傻,藝術批評則充滿著不切實際的胡吹亂捧。」 后來,他避開大都市的浮躁回到東北故鄉,在長白山腳下的山村和礦井找到了自己的淨土。這一次,他在庫羅斯億藝廊共展出六幅油畫,希望長白山的僻靜村落和年代久遠的礦井,能為人們帶來不含喧囂之聲的中國畫面。 急功近利令中國畫壇迷失 近些年,不少在歐美的中國畫家回國,無論常駐或是短呆,都對這個劇烈變化中的國度有著強烈的感受。左映雪在《歸國藝術感念》中表達了自己恍若隔世的感覺:「從上海到北京一路走來,那些自以為是的中國畫當紅藝術家們小人詐富般的表現讓我感到极度的沮喪和失望。畫畫對絕大多數中國畫家而言已不是精神和心靈的需要,而是謀求名利的敲門磚和粧點門面的金字招牌。 左映雪告訴多維那次他去了北京的宋莊、798和一個新開發出來的酒廠,發現畫家們最大的關注就是錢。“他們只關心畫能否賣出去,能賣什麼價,大探誰的畫又賣了多少”。他在798和酒廠遇上了一些年輕的畫家,他們才智聰穎,但閉口不談藝術本質的問題。“他們不發掘自己內在的東西,並在風格上抄襲他人”。 他認為在中國很多年輕畫家走入誤區,這些誤區有各自的外在特徵和色調,如光頭系列,紅孩子系列,或是被調侃的毛澤東系列。左映雪發現中國當代藝術名家有鮮明的商業化共性,他們非常相似:題材相似,趣味相似,畫法相似,包括形象上都相似。“個別畫家的畫引起了西方注意,拍出好價格,大家就競相模仿,自己不斷重複。但哪怕是畢加索或馬蒂斯,有一位就足夠了,世界不需要第二個畢加索或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