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为何选中柏翠丝和格林沃尔德
继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在2013年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电子监控计划轰动世界后,罗拉·柏翠丝(Laura Poitras)在2014年推出的披露斯诺登泄密过程114分钟纪录片《第四公民》(Citizenfour),于10月10日在纽约电影节首映,24日于美国影院公映,11月23日获2014年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观众大奖,岁末临近,又传来《第四公民》入选《华盛顿邮报》年度十佳影片第八名和《时代杂志》年度十大佳片第八名的消息。
不过,《第四公民》在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上只放映了一场,放映时间也比节目单上的预告提前了一天,令不少扑空的影迷不得不在电影节之后去一家专门放映纪录片的影院补课。
观看《第四公民》,心中产生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何爱德华·斯诺登会选择罗拉·柏翠丝和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帮助他做惊天大爆料?
在《第四公民》片首部分,罗拉·柏翠丝自己揭开了部分谜底。她用字幕告诉观众:自从拍摄了纪录片《我的国家我的国》(My Country, My Country),我就上了国土安全部的黑名单,机场安检部门也把我列为高危险人群,出入美国海关时被盘查过三十多次。
原来柏翠丝是被美国政府高度防备的人物,藏在暗处、寻机揭秘的斯诺登看到她,仿佛是看到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然而,斯诺登是怎么发现她的呢,这可能得益于柏翠丝的知名度,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斯诺登曾经监控过拍摄内容敏感的柏翠丝,对她有充分的信任。
罗拉·柏翠丝的纪录片《我的国家我的国》讲述了2005年12月伊拉克战后首次国会选举期间的故事,她花八个月跟踪拍摄了逊尼派候选人、六个孩子的父亲Riyadh al-Adhadh 医生,该片2006年问世,尽管票房不佳,但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年, 罗拉·柏翠丝又拍摄了与本拉登有关的两个男人的纪录片《誓言》(The Oath ),当年该片获得圣丹斯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城举行的《真假电影节》(True/False Film Festival)还授予柏翠丝“真正远见奖”。
2012年,柏翠丝获麦克阿瑟奖。
2013年8月18日,《纽约时报》记者PETER MAASS在其报道《罗拉·柏翠丝是如何帮助斯诺登泄密的》(How Laura Poitras Helped Snowden Spill His Secrets)中描述了爱德华·斯诺登主动接触罗拉·柏翠丝的细节:
今年一月,罗拉·柏翠丝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神秘邮件,这位匿名的寄信人要求罗拉把她的公共密钥发给他。两年多来,柏翠丝一直都在忙着拍摄一部有关监控话题的纪录片,她偶尔也会收到陌生人的此类要求。于是她回了信并附上了她的公共密匙,但是她却没有料到这事还没完。
这位陌生人随后回信要求柏翠丝设立一个更安全的系统来保护他们之间的交流。他向柏翠丝保证会透露敏感信息,并要求她选择冗长的短语做密码,这些密码要能够抵挡住网络计算机的猛烈攻击。“做好心里准备,你的对手可以每秒钟猜一万亿次。”陌生人写道。
不久之后,柏翠丝收到另一封加密电子邮件,其中罗列了多个政府负责的监视项目。柏翠丝曾经听说过其中一个项目,对于其他的则闻所未闻。在依次描述了每个项目之后,这位陌生人都会附上一句话,大抵意思是“我能证明这一点”。
当时柏翠丝对于她到底在和谁打交道这个问题仍然持谨慎态度。她特别担心这可能是一个美国政府探员在试图诱骗她透露有关她的纪录片采访对象的信息,这其中就包括维基泄密网站的编辑朱利安·阿桑奇。“我当时跟他摊牌了”,柏翠丝回忆说,“我说事情有这么几种可能,要么就是你掌握着这些信息并且正面临巨大的风险,要么就是你想要给我和我认识的人下套,再或者你就是个疯子”。
柏翠丝接下来收到的回复让她松了一口气,但是事情还没有下定论。柏翠丝还不了解这位陌生人的姓名、年龄或者他受雇于何方神圣(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还是国防部五角大楼?)在今年6月早些时候,她终于揭开了谜团。当时她带着自己的报道搭档,曾经担任过律师和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格伦·格林沃尔德飞往香港会见美国国家安全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斯诺登向他们提供了成千上万份绝密文件,而这一事件触发了针对政府监控范围及其合法性的巨大争论。
《第四公民》详细记录了斯诺登在香港酒店里的活动,柏翠丝在片中自述当斯诺登离开酒店前往大赦国际申请避难之后的第六天,她也离开了香港,不过她不敢回美国,而是去了柏林。
尽管斯诺登泄密地点选择在香港,本片中只有一位华人露面,那就是何谢韦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文浩正(Jonathan Man),他出现在斯诺登在美丽华酒店(Mira)的客房中,日后香港南华早报在《斯诺登离港前几天揭秘》一文中还披露,正是文浩正一路陪同斯诺登去了香港机场。
PETER MAASS 的报道还提到格伦·格林沃尔德如何介入到斯诺登的泄密事件,那是因为柏翠丝需要一位搭档,而格伦·格林沃尔德是一位有相当份量的作家和记者,况且他俩之前有良好的合作记录。
PETER MAASS 对格林沃尔德的居住环境做了充满异国情调的描述:
格林沃尔德生活和工作的房子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偏远地区,被葱郁的热带植被所包围。他和他的巴西情人合住,养了十条狗和一只猫。这地方颇有一番被荒废在丛林中的不起眼的大学兄弟会(美国大学中流行的一种学生俱乐部,学生在此共同生活)的情调。厨房里的表慢了好几个小时却没人理会;盘子在洗碗槽里堆积如山;起居室里有一张桌子、一张沙发、一台大电视、一个Xbox游戏机和一盒扑克筹码,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了。冰箱里常常找不到新鲜的蔬菜。偶尔会有一群猴子全家造访后院里的香蕉树,尖叫着跟狗狗们吵得不可开交。
PETER MAASS 没有提到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记者为何会定居巴西,格林沃尔德曾对此解释说,由于美国不承认同性婚姻,他的恋人无法因与他的关系获得美国绿卡,他们只得搬到恋人的家乡里约热内卢居住。格林沃尔德跟随柏翠丝去香港和斯诺登会面,以及他日后在CNN和英国卫报所做的一系列揭秘报道,也为他的同性恋人带来麻烦,8月18日,他的巴西恋人大卫·米兰达(David Miranda)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扣留九小时,酿成国际新闻。
结束语:
罗拉·柏翠丝以三部曲《我的国家我的国》、《誓言》和《第四公民》享誉国际,这位生长于波士顿的富家女,曾幻想成为法餐大厨,是旧金山艺术学院和纽约新学院令她发现自己有一双透视世界的眼睛。
拍完《第四公民》后,罗拉·柏翠丝一直住在德国,后来影片在美国获奖,她与格林沃尔德一起回国并没有遇上麻烦,2014年5月,他俩又一起去莫斯科探望在那里避难的斯诺登。
2014年,52岁的罗拉·柏翠丝和47岁的格林沃尔德同获普利策奖。她还因“对真相、对信息出版自由无私无畏地追求”获得以德国名记者Henri Nannen 名字命名的新闻奖 Henri Nannen Award。
出生于纽约的格伦·格林沃尔德具有律师、作家和记者三重身份,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和纽约大学法律系,2013年他入选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 magazine)全球百大思想家,他出版的五本著作中有四本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12年6月,他因“写作中的正直、自我控制和敏锐”而被《新闻周刊》列入全美十大观点人物。2014年,他关于斯诺登的著作《无处藏身》(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获得德国巴伐利亚Geschwister-Scholl-Preis图书奖。
不过,《第四公民》在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上只放映了一场,放映时间也比节目单上的预告提前了一天,令不少扑空的影迷不得不在电影节之后去一家专门放映纪录片的影院补课。
观看《第四公民》,心中产生的第一个疑问是,为何爱德华·斯诺登会选择罗拉·柏翠丝和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帮助他做惊天大爆料?
在《第四公民》片首部分,罗拉·柏翠丝自己揭开了部分谜底。她用字幕告诉观众:自从拍摄了纪录片《我的国家我的国》(My Country, My Country),我就上了国土安全部的黑名单,机场安检部门也把我列为高危险人群,出入美国海关时被盘查过三十多次。
原来柏翠丝是被美国政府高度防备的人物,藏在暗处、寻机揭秘的斯诺登看到她,仿佛是看到了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然而,斯诺登是怎么发现她的呢,这可能得益于柏翠丝的知名度,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斯诺登曾经监控过拍摄内容敏感的柏翠丝,对她有充分的信任。
罗拉·柏翠丝的纪录片《我的国家我的国》讲述了2005年12月伊拉克战后首次国会选举期间的故事,她花八个月跟踪拍摄了逊尼派候选人、六个孩子的父亲Riyadh al-Adhadh 医生,该片2006年问世,尽管票房不佳,但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年, 罗拉·柏翠丝又拍摄了与本拉登有关的两个男人的纪录片《誓言》(The Oath ),当年该片获得圣丹斯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在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城举行的《真假电影节》(True/False Film Festival)还授予柏翠丝“真正远见奖”。
2012年,柏翠丝获麦克阿瑟奖。
2013年8月18日,《纽约时报》记者PETER MAASS在其报道《罗拉·柏翠丝是如何帮助斯诺登泄密的》(How Laura Poitras Helped Snowden Spill His Secrets)中描述了爱德华·斯诺登主动接触罗拉·柏翠丝的细节:
今年一月,罗拉·柏翠丝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神秘邮件,这位匿名的寄信人要求罗拉把她的公共密钥发给他。两年多来,柏翠丝一直都在忙着拍摄一部有关监控话题的纪录片,她偶尔也会收到陌生人的此类要求。于是她回了信并附上了她的公共密匙,但是她却没有料到这事还没完。
这位陌生人随后回信要求柏翠丝设立一个更安全的系统来保护他们之间的交流。他向柏翠丝保证会透露敏感信息,并要求她选择冗长的短语做密码,这些密码要能够抵挡住网络计算机的猛烈攻击。“做好心里准备,你的对手可以每秒钟猜一万亿次。”陌生人写道。
不久之后,柏翠丝收到另一封加密电子邮件,其中罗列了多个政府负责的监视项目。柏翠丝曾经听说过其中一个项目,对于其他的则闻所未闻。在依次描述了每个项目之后,这位陌生人都会附上一句话,大抵意思是“我能证明这一点”。
当时柏翠丝对于她到底在和谁打交道这个问题仍然持谨慎态度。她特别担心这可能是一个美国政府探员在试图诱骗她透露有关她的纪录片采访对象的信息,这其中就包括维基泄密网站的编辑朱利安·阿桑奇。“我当时跟他摊牌了”,柏翠丝回忆说,“我说事情有这么几种可能,要么就是你掌握着这些信息并且正面临巨大的风险,要么就是你想要给我和我认识的人下套,再或者你就是个疯子”。
柏翠丝接下来收到的回复让她松了一口气,但是事情还没有下定论。柏翠丝还不了解这位陌生人的姓名、年龄或者他受雇于何方神圣(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还是国防部五角大楼?)在今年6月早些时候,她终于揭开了谜团。当时她带着自己的报道搭档,曾经担任过律师和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格伦·格林沃尔德飞往香港会见美国国家安全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斯诺登向他们提供了成千上万份绝密文件,而这一事件触发了针对政府监控范围及其合法性的巨大争论。
《第四公民》详细记录了斯诺登在香港酒店里的活动,柏翠丝在片中自述当斯诺登离开酒店前往大赦国际申请避难之后的第六天,她也离开了香港,不过她不敢回美国,而是去了柏林。
尽管斯诺登泄密地点选择在香港,本片中只有一位华人露面,那就是何谢韦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文浩正(Jonathan Man),他出现在斯诺登在美丽华酒店(Mira)的客房中,日后香港南华早报在《斯诺登离港前几天揭秘》一文中还披露,正是文浩正一路陪同斯诺登去了香港机场。
PETER MAASS 的报道还提到格伦·格林沃尔德如何介入到斯诺登的泄密事件,那是因为柏翠丝需要一位搭档,而格伦·格林沃尔德是一位有相当份量的作家和记者,况且他俩之前有良好的合作记录。
PETER MAASS 对格林沃尔德的居住环境做了充满异国情调的描述:
格林沃尔德生活和工作的房子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个偏远地区,被葱郁的热带植被所包围。他和他的巴西情人合住,养了十条狗和一只猫。这地方颇有一番被荒废在丛林中的不起眼的大学兄弟会(美国大学中流行的一种学生俱乐部,学生在此共同生活)的情调。厨房里的表慢了好几个小时却没人理会;盘子在洗碗槽里堆积如山;起居室里有一张桌子、一张沙发、一台大电视、一个Xbox游戏机和一盒扑克筹码,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了。冰箱里常常找不到新鲜的蔬菜。偶尔会有一群猴子全家造访后院里的香蕉树,尖叫着跟狗狗们吵得不可开交。
PETER MAASS 没有提到一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记者为何会定居巴西,格林沃尔德曾对此解释说,由于美国不承认同性婚姻,他的恋人无法因与他的关系获得美国绿卡,他们只得搬到恋人的家乡里约热内卢居住。格林沃尔德跟随柏翠丝去香港和斯诺登会面,以及他日后在CNN和英国卫报所做的一系列揭秘报道,也为他的同性恋人带来麻烦,8月18日,他的巴西恋人大卫·米兰达(David Miranda)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被扣留九小时,酿成国际新闻。
结束语:
罗拉·柏翠丝以三部曲《我的国家我的国》、《誓言》和《第四公民》享誉国际,这位生长于波士顿的富家女,曾幻想成为法餐大厨,是旧金山艺术学院和纽约新学院令她发现自己有一双透视世界的眼睛。
拍完《第四公民》后,罗拉·柏翠丝一直住在德国,后来影片在美国获奖,她与格林沃尔德一起回国并没有遇上麻烦,2014年5月,他俩又一起去莫斯科探望在那里避难的斯诺登。
2014年,52岁的罗拉·柏翠丝和47岁的格林沃尔德同获普利策奖。她还因“对真相、对信息出版自由无私无畏地追求”获得以德国名记者Henri Nannen 名字命名的新闻奖 Henri Nannen Award。
出生于纽约的格伦·格林沃尔德具有律师、作家和记者三重身份,毕业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和纽约大学法律系,2013年他入选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 magazine)全球百大思想家,他出版的五本著作中有四本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12年6月,他因“写作中的正直、自我控制和敏锐”而被《新闻周刊》列入全美十大观点人物。2014年,他关于斯诺登的著作《无处藏身》(No Place to Hide: Edward Snowden, the NSA, and the U.S. Surveillance State)获得德国巴伐利亚Geschwister-Scholl-Preis图书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