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三阶段
“台独理论家”林浊水从1990年代至今连续五次担任台湾立法委员,四年前马英九胜选后他提出下一代民进党人的目标,是在“台湾主权已经独立,建国的工程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如何细致地推动建国工程。在本次选举中,第三代民进党领袖、总统候选人蔡英文以“台湾共识” 冲击“九二共识”,林浊水没有否认“台湾共识”意在推动台湾建国进程,但认为其效果如何有待日后检验。林浊水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重要制定者,他在选举前夕表示无论台湾大选结局如何,两岸关系都不会有重大转变,因为“两岸各自分立的现实,和台湾独立难以获得国际承认”这两个框架局限,“逼使共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三党在处理台湾问题上走向务实方向”。
投票日临近,在设于新北市新庄的竞选办公室里,正忙于第八届立法委员选举的林浊水把1949年以来困绕的两岸关系的难题概括为“各自分立,对主权又各有不同主张。”他把60多年的两岸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从趋势上看,无论政治家们在表面上吵得多厉害,都无法掩盖走向缓和的事实。
林浊水说:“早期的解决方式是武力解决。北京说要武力解放台湾,蒋介石宣称的反攻大陆也是武力解决。到了蒋经国和邓小平的时代,大方向已经转变为和平解决。台湾说要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陆方面说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这两个阶段的转变不仅发生在执政的国共两党,也发生在新生的民进党,尽管在戒严时期,早期的台湾民主运动无法清晰地表达他们的主权主张,但根据与党外运动高层有联系的台湾海外同乡会回忆,他们的主流也是主张武装革命的。而在美丽岛事件之后,海外主张武力的人才逐渐回到台湾从事和平民主运动。
林浊水认为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或民进党,在前两个阶段几乎是以同样的步调在发展。
两岸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开始于1990年代,特点是主权问题逐渐被经贸问题掩盖,但北京并没有放松对台湾独立的防范。林浊水说就在这个阶段,北京出台了被国民党和民进党普遍认为是大陆武力犯台法源的《反国家分裂法》,但他不这么看,因为发动战争不需要法源。令林浊水感到意外的是,《反分裂法》规定,在三种条件下,大陆会采取非和平手段对付台湾独立,他认为这与大陆的宪法相冲突,因为中国宪法不可能允许对主权独立问题讨价还价。那北京为什么要违宪制定有附加条件的《反分裂法》,林浊水分析是为了向台湾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现阶段把武力废而不用,把统一问题搁置到未来,把现阶段两岸关系的主轴放在经贸关系上。
林浊水认为此次大选大陆成功做到了以商促统、以商为政,经贸的统战效应充分得以体现。因为选前,台湾著名实业家纷纷表态支持九二共识。与北京同步的是,国民党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也是搁置主权,大力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民进党也在不放弃建国努力的基础上,改激进方式为和平务实,蔡英文甚至表示可以概括承受马英九与大陆签订的ECFA。
林浊水说:“两岸关系的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延续一二十年或三十年,这说明趋势如此,我觉得要推翻两岸各自分立的现实不易,本土人士想急切追求独立并获得国际承认也不易,这两个条件的框架局限,逼使共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三党逐渐走向务实方向处理台湾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此次台湾大选的结果如何,两岸关系不会有很大变化。”
台湾民意也似乎印证了林浊水的说法,12月份的一次民调询问如果蔡英文当选,两岸关系是否会倒退?结果只有少数人回答会倒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