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北极相呼应,加澳极地伙伴关系



加拿大最近从澳大利亚购买了作战雷达网络JORN系统,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高级研究员伊丽莎白·布坎南(Elizabeth Buchanan)4月3日在全球防务战略网站Breaking Defense撰文《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应建立极地伙伴关系》,建议两个国家继续促进极地伙伴关系。


全文如下:


加拿大将购买澳大利亚的金达利行动雷达网络(JORN),这是一种超视距雷达系统。此次交易被称为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防务出口,也是两国之间的新联系——这是对这笔交易的公正描述。


但这不应是交易的终点。为了真正利用这一交易,渥太华和堪培拉应继续推动建立新的极地伙伴关系。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两个共同的极地大国。两国在北极和南极都有重要的国家利益。然而,从分担负担到资产共享,渥太华和堪培拉仍未充分重视彼此的共同极地利益。


这种伙伴关系在多个层面上都是合乎逻辑的,但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重新定义极地领域,现在已经出现了紧迫感。从地理角度来看,每个国家都位于地球的两端。但它们共同面临着由中国崛起及其日益扩展的极地能力所带来的安全挑战。


在北极,两国根据《斯瓦尔巴特条约》都有对斯瓦尔巴群岛的经济发展主权权利。两国都关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在北冰洋的有效和合法实施;监控中国的活动并确保其遵守如《中央北极海渔业禁令》等渔业协议是它们共同的利益。全球公地就是全球公地——属于全球的。


作为一个北极圈国家,加拿大有明显的领土和国家安全利益:约40%的加拿大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北,70%的海岸线面向北极。澳大利亚的北极利益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那么明显,但主要与矿产资源权有关。澳大利亚的关键资源公司(如格陵兰矿业公司)在该地区运营。格陵兰岛唯一获得批准的矿产开采许可证由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持有。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应建立极地伙伴关系


在加拿大最近购买澳大利亚的Jindalee作战雷达网络(JORN)之际,伊丽莎白·布坎南在这篇评论文章中指出,两国应继续推动建立极地伙伴关系。


加拿大即将购买澳大利亚的Jindalee作战雷达网络(JORN),这是一种超视距雷达系统。这笔交易被称为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防出口,也是两国之间建立新联系的标志——这无疑是对这笔交易的恰当描述。但这不应是结束。为了真正发挥这笔交易的潜力,渥太华和堪培拉应当跟进,建立一个新的极地伙伴关系。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两个极地大国,各自在北极和南极拥有重要的国家利益。然而,从分担责任到资产共享,渥太华和堪培拉仍然忽视了它们在极地事务中的共同利益。


北极合作


极地伙伴关系在多个层面上都有意义,但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重新定义极地领域,现在已经形成了迫切的需求。从地理上讲,每个国家都位于地球的两端。但它们在共同面临中国崛起和其日益扩展的极地能力带来的安全挑战时,拥有共同的利益。


在北极,两国根据《斯瓦尔巴特条约》都对斯瓦尔巴群岛拥有经济开发的主权权利。它们都关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北冰洋的有效和合法执行;监控中国的活动以及确保其遵守《中央北极海渔业禁令》等渔业协议是双方共同的利益。全球公地属于全球。


作为一个北极圈国家,加拿大有明显的领土和国家安全利益:约40%的加拿大领土位于北极圈以北,70%的海岸线面向北极。澳大利亚的北极利益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明显,但主要与矿产资源权有关。澳大利亚的关键资源公司(如格陵兰矿业公司)正在该地区运营,格陵兰岛唯一获得批准的矿产开采许可证由一家澳大利亚公司持有。


南极合作


在南极,双方的共同利益正迅速显现。就在上周,加拿大首次部署前往南极的军舰。渥太华的海军指挥官强调此次探险的重要性,称其“有助于加强加拿大的极地安全”。他进一步指出,他“担心我们达成的关于不对南极进行军事化和开采的协议…会发生改变。”


海军上将托普希指的是1961年《南极条约》。澳大利亚是原始签署国,拥有咨询地位;这意味着堪培拉在南极洲的管理中拥有投票权,同时还对42%的南极洲领土提出领土主张。


而加拿大则没有领土主张,并且是《南极条约》的非咨询成员国,这一情况自2021年以来一直试图改变。为了获得咨询地位,渥太华必须展示显著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意图。然而,现有的29个咨询方(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必须同意接纳加拿大,这一共识一直很难达成。


渥太华需要澳大利亚的公开支持,以帮助塑造《南极条约》社区中的话语权。两国之间的协议可以帮助加强加拿大争取咨询地位的理由。(白俄罗斯也在等待获得咨询地位,已经得到了其合作伙伴俄罗斯的积极支持。)


极地能力建设


放眼更大的地缘政治压力,建立正式的极地伙伴关系在能力建设方面同样显现出明显的收益。尽管澳大利亚是一个极地国家,但其破冰能力非常有限,只有一艘破冰船——Nuyina,它需要完成从研究到救援再到补给等多种任务。


去年,堪培拉失去了其“备份”租赁破冰船(Aiviq),因美国急于增强自己的破冰能力。因此,破冰船建造以及极地资产的共享和整合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明显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并未参与美国、加拿大和芬兰达成的“冰区协议”(ICE Pact)。该协议旨在“维护国际规则并保障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安全”。这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事实上,关于南极——保护其主权领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ICE协议是澳大利亚必须争取的目标,与加拿大达成协议有助于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特朗普政府取消ICE协议,澳大利亚理论上可以承担其中的一部分采购角色。)


极地情报共享


在极地,情报共享无疑已经建立。然而,五眼联盟国家应当在极地海上环境中采取“战时状态”。这种船只很可能很快会出现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极地地区。


当然,前往南极并非易事,因此拥有尽可能接近的作战基地非常重要。澳大利亚的南极“门户”城市霍巴特,以其承办多个国家南极项目而著称——从中国到韩国,从德国到法国,俄罗斯也是如此。加拿大则选择了智利作为首次南极探险的出发点,签署了多项谅解备忘录,以进一步与智利合作并为未来十年开展南极物流项目。这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来说是一次错失的机会。


极地战略伙伴关系将使渥太华能够利用澳大利亚作为进入南极的“门户”。除了为澳大利亚带来经济利益外,两国还可以共享破冰船,整合各自的极地研究能力,以便为科研人员、国防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持。


强调并庆祝澳大利亚的创新和国防能力非常重要,但堪培拉不应止步于此。政府必须抓住这一机会,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共同关心的广泛极地安全和国防领域建立有意义的伙伴关系。如果处理得当,JORN交易应当仅仅是开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周永康自辩书的一处硬伤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