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邮报社委会4月3日发表社论《要对抗特朗普的关税,加拿大必须成为自由贸易中心》,称“面对美国拒绝过去80年来所带来的共享繁荣,加拿大必须努力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中心。西方国家,包括加拿大,不能让全球经济再次陷入类似1930年代那种“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 “特朗普正在为美国筑起高墙,而加拿大必须在世界其他地方搭建桥梁”。 全文如下: 加拿大,总算有个好消息。这个国家最终还是能躲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 特朗普始终言出必行,他在周三推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时,列出了一张简单的清单,供各国遵循,以避免惩罚性贸易措施。 各国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不操纵汇率,并购买“数百亿美元的美国商品”。 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北美自由贸易协定(USMCA)已让大部分跨境贸易免受关税限制,而加拿大对美国产品的平均关税极低。 不操纵汇率?✔——加元是自由浮动货币,没有操纵问题。 至于购买美国商品?✔——如果不计算深度折价的阿尔伯塔沥青,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远超出口至美国的总额。 所以(呼~)加拿大不会受到关税冲击。对吧,特朗普先生?喂? 不幸的是,对于加拿大及全球其他国家而言,特朗普的这份“清单”只存在于他在白宫玫瑰园精心构建的现实之中。在现实世界里,美国的贸易伙伴正在面对一个对自由贸易本身持敌对态度的政府——而现代经济学所理解的自由贸易体系,正是二战结束后的八十年来全球经济繁荣的基石。 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并不是在利用关税作为谈判策略,以迫使保护主义国家开放市场。如果真是这样,美国总统应当联合志同道合的西方盟友,共同(合理地)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开放市场,并停止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特朗普相信(或至少声称相信),对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将迫使外国企业在美国设厂。他对美国计算机芯片制造业转移至台湾感到惋惜,称其“被我们偷走了”。但指望对台湾施加34%的关税,就能迫使其关键芯片产业关停,显然是异想天开。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美国市场的芯片价格飙升,从笔记本电脑到汽车的成本都会随之上涨。 法治是美国的核心 无论是台湾还是其他国家,一些企业或许会选择将生产能力转移到美国,以规避关税压力,或促使现有的美国企业扩大生产。事实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钢铁业实施关税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