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二月, 2011的博文

朝鲜的“维稳陷阱”

图片
26日,裴敏欣在BBC的《点评中国》栏目里,撰写了《中国已掉入北韩“维稳陷阱”》一文,为近日因金正日死亡而引发的新的一轮朝鲜热注入了新的焦点。 朝鲜的维稳陷阱,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实实在在地套牢了中国。所谓的“抗美援朝”就是中国人一次代价惨重的维稳行动,卷入国家多达25个,投入兵力200多万,死伤也多达百万,其中中国派兵78万,位于丹东市的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记载的中方死伤人数是18万3108人,首次出手,就证明朝鲜维稳是一项倾国的支出。 之后的近60年里,朝鲜的“维稳陷阱”吞噬了中国巨量的物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弱小的朝鲜成功地绑架了庞大的中央帝国。 裴敏欣的文章描述了北京如何“忍辱吞气”走向朝鲜的“维稳陷阱”,以下是全文: 北韩独裁者金正日暴毙后,中国政府的反应即迅速又明确。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和另外两位政治局常委破格前往北韩驻华大使馆吊唁。这一举动含有重大外交意义。 人们都知道,金正日在世时并不是北京的朋友。他不仅把中共要他进行经济改革的规劝当耳边风,而且在朝鲜半岛频频制造危机,使中国难堪。 更恶劣的是,在中国牵头的六方会谈期间,北韩屡屡吃里扒外,背着北京和华盛顿暗中谈判,既不给中国面子,又危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对这种两面三刀的无赖政权的头目,中国早该采取较强硬的政策,迫其收敛。但是由于北京把北韩作为中国的一个战略屏障,早已作出不惜一切代价维持金家王朝生存的决策。所以尽管金正日不断找麻烦,中国领导人仍为其经济和道义双破产的政权输血打气。 中共政治局六常委赴北韩使馆吊唁金正日表明这一政策将继续下去。更具体的说,中国政府会竭尽其力帮助金正恩接班和维持北韩的生存。 中国对北韩无条件“维稳”的政策从中国的国家安全角度出发似乎无可非议。北韩的存在为中国构筑了宝贵的安全缓冲区,把美军挡在38线以南。如果北韩崩溃,朝鲜半岛统一,中共不仅会和一个民主的中等强国为邻,而且可能直接面对继续留驻韩国美军的威胁。这从中共的政权安全视角来衡量无疑是一场噩梦。 当然,北韩的统治者们很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对中共的战略价值,所以他们会在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这些涉及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肆无忌惮地不理睬北京。金正日和他的同事们都知道,只要他们的挑衅行为不导致战争 (如战争爆发,金家王朝将毁灭无疑),北京会恼怒,但最终还会继续为北韩“维稳埋单

加拿大与朝鲜的合作计划

图片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后,加拿大总理哈珀表示他的死亡可能会给这个贫穷的国家带来积极的变化。在19日的一项声明中,哈珀说:“金正日的死亡使朝鲜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结束朝鲜历史上痛苦的一页。未来的人们只会记得他是个独裁者,在过去20年里他粗暴践踏基本人权,朝鲜人民长时间忍受压迫和苦难,忍受极端贫穷及核扩散政策带来的国际孤立。” 在哈珀对朝鲜的变化抱持有限乐观的同时,加拿大与朝鲜之间一项学术合作计划正悄然进行。2010年,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著名学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与朝鲜官方共同设立“加拿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知识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安排朝鲜学者在加拿大学习半年的市场经济课程。该校的朝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教授朴京爱(Kyung-ae Park)担任项目负责人,今年7月,首批6名来自金日成大学等朝鲜院校的学者抵达加拿大,6个月是至今为止朝鲜学者被允许在西方逗留的最长时间。 朝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西方国家派出学者研究自由市场制度,但从不允许他们停留超过几个星期,尽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什么也学不到。朝鲜劳动党担心,长时间在西方生活会使他们的学者变质,或把朝鲜无法容忍的西方意识形态带回去。就在今年3月,朝鲜还曾派出十名金融、贸易和农业等部门的干部到美国交流,两周后就打道回府。 与被派去美国和瑞士进行短暂交流相比,“加拿大-朝鲜知识合作伙伴计划”在朝鲜学者眼里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半年的学习使他们有机会探讨更深刻的问题,这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朝鲜自由学者打上了加拿大的烙印。《温哥华太阳报》认为,朝鲜人的到来使“美国右翼政客和评论家更加相信加拿大是马列主义在西方仅存的前哨之一。” 6名朝鲜学者7、8两月进行了英语强化训练,之后学习了国际商业、经济、金融和贸易等课程,金正日去世时,他们的学业刚刚结束。在他们学成归国后,第二批的朝鲜学者将于明年到来。合作项目负责人朴京爱说:“这个项目的不同寻常在于,朝鲜学者们可以在较长时间里开展研究。北美其他大学正密切关注我们的计划,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还希望推动大学管理层的交流。” 金正日去世,曾在瑞士留学的金正恩继位,目前还看不出与加拿大的合作计划有被废止的迹象。不少加拿大人希望朝鲜保持稳定,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学系主任保尔-依万斯(Paul Evans)认为“没有人愿意看到朝鲜发生深刻的动荡,因为这种动荡与

多维奇文:群体事件只为“利”,并非争取“民主、自由”

图片
多维网站21日发表署名王雅的文章,题为《汪洋创新拿分 软硬并举解决乌坎事件》,其核心观点是”中国的群体事件只为“争利”,并非争取”民主、自由“,堪称奇文。在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官员最拿手的,就是在剥夺草民利益之后,将愤怒的草民贬为“逐利”者,处理办法无外乎胡萝卜加大棒,重则维稳镇压,轻则以小恩小惠平息之,所谓汪洋的创新,也不过如此。多维文章最令人不齿的,是用“利”来回避共产党建党时高举的“民主、自由”,好像百姓维权,争取具体的利益,就不登自由民主之堂。岂不知民主自由从来不是抽象的,它们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也包括利益的分配。 以下是多维全文: 广东陆丰市的滨海渔村乌坎村村民为抗议官员卖地,自9月21日上访与政府产生冲突并发生打砸抢现象后,这场已间断持续两个多月的示威,在中共高层的介入下,如今开始出现平息的迹象。12月20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带领工作组进入陆丰,向乌坎村村民传达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指示,“乌坎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矛盾积累的结果”,“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必须直面和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这番话被外界认为是在十八大之前的关键节点上,汪洋在社会管理问题的“高地”上率先为自己“插旗拿分”。中共党报《人民日报》22日也发表《“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的时评肯定汪洋的做法,文章称,群众固然不能“有诉求就过激,一过激就违法”,再合理的诉求也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基层政府也不能把本属正常的诉求表达,用“堵”和“压”使之演变成过激对抗。 利字当头 诉求与政治无关 乌坎事件的起因与中国大多数农村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一样,都是源于政府在征收农村土地问题上,因为牺牲农民利益与当地村民发生矛盾,而并非某些媒体所报道的那样,村民在争取“民主、自由”。根据乌坎当地村民介绍,祖籍乌坎的港商陈文清1997年征地500亩建起的丰田畜产有限公司养猪场,是此次引发村民质疑的起点。此前,还有多宗土地开发或者征用协议因为补偿问题曾引起村民不满,他们认为地方官员存在贪污、腐败现象,而村民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乌坎村村民在9月21日组织了示威游行,当时在地方政府的安抚下村民没有展开进一步的行动。不过,在12月8日,被认为是示威游行活动组织者的薛锦波被警方带走,三日后死亡。虽然官方给出的解释

民主体制里无法将民意转化为法律的特例

图片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皮特·辛格探讨了安乐死所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加拿大女王大学最新的《关于临终决策的报告》提出在一个“保护个人权利的国家,对自身死亡方式的决定权也该归入这些权利之中。”皮特·辛格发现在死亡这个问题上,民主体制总是无法将民意转化为法律,因为调查表明超过2/3的加拿大人支持自愿安乐死合法化,而这个支持率水平已经维持了数十年。本文发表于12月16日的智库网站《项目辛迪加》,原文为英文,由邹痴成翻译。 属于一个人自己的死亡 作者:彼得 辛格 身为作家兼记者的达德利•克林迪南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种不可逆转的退化性疾病。在今年早些时候的《纽约时报》上,他以感人至深的文笔记述了享受眼前生活的点点滴滴,他随后写到:“当人生的旋律停了下来——当我无法再为自己系上领结,无力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无法和狗儿散步,再也不能和女儿惠特尼聊天,亲吻身边那些亲密的人儿,或者写下这样的文字之时”,就将实施一套方案来了结此生。 文中克林迪南的一位友人建议他买把手枪。在美国这地方你完全可以买把手枪朝自己脑袋开火,以一种毫不违法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但如果你是一位病重到根本无力购枪,甚至连扣扳机都没力的守法公民,或者觉得吞枪自杀并不是一种平和体面的离世方式,又或者只是不想弄得一地血污,死了还要给别人添麻烦的话,你又该怎么办?你不能委托别人给你一枪,而在大部分国家,如果你告诉医生说自己再也受不了这种苦了,可否帮忙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就是教唆医生犯罪。 上个月,加拿大皇家学会一个由女王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乌铎·斯图克兰科率领的专家小组发布了一份关于临终决策的报告,为医生协助病人终结生命的行为——只要病人有能力且自愿要求这类协助——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这个专家小组的道德论证基础并未过多着眼于避免末期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而是与个人自治或者自决的核心价值有关。“我们死亡的方式,”小组总结说,“反映了我们对事物重要性的感知,正如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其他重大决策那样。”因此在一个保护个人权利的国家,对自身死亡方式的决定权也该归入这些权利之中。 该报告同时也对“活体实验室”(也就是那些法律允许这类行为的地区)中医生如何协助病人结束生命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回顾。在瑞士以及美国的俄勒冈,华盛顿和蒙大拿州,法律允许医生在得到重症末期病人请求的情况下开出某种可以令人平静离世的

美情报机构:金正恩性格暴戾令人担忧

图片
“金正恩年少时曾经虐待小动物。一位美方高级官员在总结美国评估报告时说,他性格暴戾,这令人担忧。”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11-12-20/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国情报评估报告将朝鲜新任领导人金正恩(Kim Jong Eun)描绘成一个反复无常、性格残酷的年轻人,其行事有可能比其父金正日(Kim Jong Il)更难以捉摸。 美国情报官员说,他们掌握的有关金正恩的信息十分有限。金正恩是金正日最小的儿子,也是其指定的接班人。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说,美国极少同金正恩直接接触,难以对其秉性和性格做出确定性评估。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金正恩年轻、缺乏经验且很少公开露面的事实令人质疑其是否有能力领导这个国家,甚至质疑他会不会上位。 一些分析人士说,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Kim Kyong Hui)、妹夫张成泽(Jang Song Thaek,他是金正日的亲密助手)可能成为金正恩的“摄政者”,帮助他在朝鲜劳动党内和军队获得足够权力来执掌政权。 韩国警察科学研究所(Police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柳东烈(Yoo Dong-ryul,音)说,金正恩正式受到栽培才一年零三个月左右,因此他将很难真正从党内和军方那些元老手获取实权;我认为金正恩能否成功最终将取决于张成泽扮演的角色。 有关官员说,美方档案刻画的金正恩是这样一个形象:尽管在西方接受过多年教育,但沉浸在对其父的个人崇拜中。他可能更加嬗变,也更加无情。 美国一位高级官员说,情报分析师相信金正恩年少时曾经虐待小动物。一位美方高级官员在总结美国评估报告时说,他性格暴戾,这令人担忧。 美国情报机构和外交人员经常准备有关外国领导人的机密评估报告,以便为美国决策提供指导。 但对金正恩进行全面评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为他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朝鲜,与外界隔绝。 朝鲜上一次权力交接期间,金正日比现在的金正恩更为朝鲜民众和外界所知。金正恩进入公众视野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据韩国政府表示,金正恩出生于1983年或1984年。上世纪90年代,金正恩曾在瑞士的一所国际学校念过几年书,这为西方分析人士提供了难得的探究他所受教育情况的机会。回国后,他进入平壤的一所军校学习。 在2008年8月金正日患上一种中风一类的疾病之后,金正恩掌权的速度加快。2010年9月,他被公开推举为父亲的接

中国人清算金正日

图片
金正日死后三天,北京背景的多维新闻抛出了一篇没有作者署名的文章《揭秘中朝龃龉:金正日猛批中国毒害朝鲜》,历数金正日对不住中国的地方,如“删除教科书和官方通讯中关于中国志愿军参战的事实”。“撤除了板门店的中国国旗”。“讨要中国仅有的长白山天池四分之一的主权”。对中国在中朝黄海经济海域划界问题上的主张“不能接受”。“在涉及朝鲜半岛的重大国际问题上,刻意排除中国的影响力,与俄罗斯加强合作”。“2000、2001年,金正日几次批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并认为“修正主义中国的毒化影响”已经波及了朝鲜”。“向中国隐瞒发展核武器的事实”。除了伪造美金,还大量伪造人民币“造成了伪造人民币、美元交易泛滥”。 看来,中国人对金正日的这口气一直憋在心里,只等金二世断气,就长舒一口。 【多维历史】朝鲜半岛上生存着一个民族、两个政权。从历史上讲,朝鲜人跟中国各民族建立的政权之间,既发生过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也曾长期成为中国的属藩。在许多历史问题的认知上,存在严重分裂。而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其实也是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代理人战争”,正是因为东西方的角力,本应统一的朝鲜半岛被“三八线”分割成北朝鲜、韩国两个政权。 北朝鲜政权的建立,跟中国有扭不断的联系,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新中国的帮助,根本就没有北朝鲜政权的存在。1949年中国内战正酣,为支持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建立共产政权,中央决定抽调加入解放军的朝鲜人及中国朝族官兵组成的156、164、166三个师另两个朝鲜族团,编入朝鲜人民军。当年先后共为北朝鲜提供兵力约6.9万人,占朝鲜战争前朝鲜人民军总数的近一半,解放军编入北朝鲜的部队作风顽强、能打硬仗,成为人民军的作战主力。1950年9月美国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溃退。当时作为共产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甚至已经作出放弃朝鲜半岛的决定,而毛泽东却立排众议,坚决派志愿军入朝参战。在朝鲜战争两年九个月的战斗中,志愿军付出了牺牲14万、受伤被俘失踪约25万人的惨重代价。而且在1951年1月,新中国又为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输送了10万名朝鲜族战士。用老一辈革命家的话说,中国与北朝鲜在历史上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就算进入新世纪,中国依然为北朝鲜提供大量的粮食、药品、能源,有统计称中国为朝鲜提供的援助占中国对外援助的三分之一以上,2005年中国向朝鲜提供的粮食援助超过北朝鲜外

金正恩姑夫前途未卜

图片
金正日突然去世,使其幼子金正恩以储君的身份早产,与其父的接班历程截然不同。金正日早在1980年就确立了金正日的接班地位,到金日成去世,金正日已磨砺了14年,再经3年服丧,他在接班的道路上共历时17年。 而金正恩,2010年26岁时被匆忙定位储君,一年之后,父王就驾崩。据说他将沿袭服丧3年的家族传统,三年之后正式走马上任。 其后三年,北韩局势将由其父无比信赖的二号人物张成泽垂帘听政。张成泽,金正恩的姑丈,年轻时是北韩的大美男子,以其美貌娶得金日成的大女儿为妻,成为北韩大驸马。尽管现在已经与妻分居,但其地位却无法动摇。在未来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这位过渡性人物的命运如何,是否险恶如伴君如伴虎,大家有目共睹。 以下是朝鲜日报的报道: 朝鲜日报驻北京记者安勇炫/北韩媒体19日报道金正日去世消息时,用“伟大的领导人”、“伟大的继承人”来形容金正恩。朝鲜中央通讯社当天表示:“金正恩同志站在我们前面”,宣布金正恩是新领导人。但很多人认为,金正恩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 ◇美助理国务卿:金正恩体制走不了太远 朝中社援引北韩军队和人民的声音报道说,朝鲜军队和人民发誓拥护金正恩的领导。在内阁工作的许盛哲(音)说:“有金正恩同志在,我们的革命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取得胜利。”北韩如此推崇金正恩是为了防止金正日去世后权力和民意陷入担忧和混乱局面,使内部团结起来。 但是,2009年1月被提名为接班人的金正恩去年9月在劳动党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人民军大将称号后才正式亮相。他接受接班人教育的时间只有一年零三个月。金正恩只是在金正日的羽翼下作为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进行活动,几乎没有自己单独决策和运营国政的经验。一位脱北者说:“金正日继承权力时的北韩在糊口方面没有太大问题,而金正恩却突然继承了一穷二白的北韩。” 自由先进党议员朴宣映19日表示:“去年2月见到当时的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科特•康贝尔时,他曾说‘金正恩体制决不会成功’。” 据朴宣映透露,康贝尔当时表示:“金正恩没有根基。金正日在金日成生前接受了长时间的接班人教育,而金正恩则是最近才成为接班人。”纵观王朝历史,有不少长期执政的皇帝突然去世后,如果太子年幼继承权力的路途并不平坦的事例。 而中国的一位北韩问题专家指出:“北韩在金正日去世两天后就报道这一事实说明北韩对金正恩体制非常有信

金氏王朝能否顺利传入第三代?

图片
12月17日上午八点半,掌权17年的金氏王朝第二代金正日死在火车上,享年70岁,死因与其父一样,都是心脏病发作。但金日成活了82岁,比金二世多了12年。 尽管金二世在死前一年就开始大力扶持其幼子金正恩上位,但这位不满27岁的青年能否顺利继位,能否延续这飘摇不稳的金氏王朝,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有信心。 普遍预计,一场大的动荡将起于东北亚。美日韩三方的动作,中国如何应变,以及是否会有朝鲜难民潮,都是近日的观察热点。

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的产业背景

图片
自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哈珀在2006年就任总理以来,退出《京都议定书》就成为其秘密议程中的一项安排。他早在06年大选筹款期间就公开表示对它不屑一顾,称其是“榨取富国钱财的社会主义计划”。12日,当他的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退出时,举世哗然,批评之声四起。13日,哈珀在加拿大议会力挺肯特,为自己的政策辩护,称《京都议定书》制定的减排目标是个“愚蠢的目标,十年间也没有制定出一项可以达成目标的计划。”在此之前,哈珀曾透露他的政府正制订一项国家能源战略优先计划,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石油产业是其核心。 2002年,自由党人总理让•克雷蒂安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加拿大被要求在2012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6%,但这些年来加拿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却迅速增长,09年比90年增长了近30%。随着2011年岁末来临,面临140亿加元巨额罚款的加拿大索性退出议定书,一走了之。 表面看,加拿大退出议定书使其避免了因未达到减排目标而支付处罚金的尴尬,但究其深层原因,有其兴旺的石油化工产业背景,正是在这一产业的支撑下,哈珀才在06年大选中大力抨击《京都议定书》,这个强大的产业也使哈珀在面临联合国及中国、印度、日本、法国等国的批评和加拿大国内的反对时依然故我,于议会中大声强调“这个议定书毫无意义。” 英国《每日邮报》分析说,哈珀是不愿意伤及利润丰厚的油砂业,但从油砂中萃取原油这一过程高度耗能,且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这一产业“增排”幅度和速度为全加拿大之最。 加拿大是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也是天然气能源的净出口国,石油出口在其经济中占极大的比重。加拿大油砂总资源可达2万5千亿桶,是整个中东地区石油储量的总和,但油砂的提炼成本数倍于普通石油,其开采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相当严重,如果严格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进行碳排放限制,加拿大石油生产将受到致命影响,或减产或成本飙升,这都是加拿大无法接受的。 加拿大油砂集中在西部的阿尔伯塔省,几年前有人预测该省的油砂可能在2010年左右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原油市场最大的供应地区。加拿大总理哈珀的选区就在阿尔伯塔省最大的城市卡尔加里,这里也是保守党的大本营,这种背景使得哈珀在事关 “一桶油”的问题上寸步不让,直到这一次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在此之前,哈珀政府还一直向奥巴马施压,希望他批准从阿尔伯塔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投

达赖喇嘛加入,和北京争夺缅甸

图片
11月27日,正在新德里参加《全球佛教大会》的达赖喇嘛表示希望访问缅甸,背景是这个国家独裁政体正在松动,三天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到达仰光,率先于达赖喇嘛做了三天访问。 达赖喇嘛能否踏足缅甸,成了缅甸政改后,仰光与北京关系疏远到哪一步的最佳观察点。 出面邀请达赖喇嘛的人物是曼德勒市斯塔股寺庙(Sitagu Monastery)主持Ashin Nyanissara,他们刚刚一起在新德里参加了佛教会议,达赖喇嘛说他想参观仰光的佛教圣地大金塔,Ashin Nyanissara就向缅甸国内转达了达赖喇嘛的心思:“达赖喇嘛说自己与缅甸佛教徒有深刻的友谊,他高度评价缅甸的佛教徒,说他们不但精通佛教经典,而且严格遵循教规,他想来大金塔朝圣。” Ashin Nyanissara已将达赖喇嘛的意思上报给缅甸政府,并希望他能在2012年了却心愿。 现在达赖喇嘛访缅问题成了仰光手中的一块烫手山芋,如何处置,不但要观察国际风云,还要揣摩北京的忍受力。不过仰光如果把这张牌打好了,也可为自己赢得利益。 将达赖喇嘛引进缅甸的Ashin Nyanissara是谁?他今年74岁,比达赖喇嘛年轻两岁,生于缅甸中部地区,7岁入佛庙,20岁成为高阶僧侣,后来在仰光僧伽大学进修英语,1981年首次出国进行佛学交流,出访南亚及东南亚六国,1994年开始筹建国际佛学院。至今,已经出访12次,共30个国家,并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等大学讲学。

尚未接獲法庭諭令---噶玛巴回应印度警方的起诉

图片
法王噶瑪巴辦公室:正式聲明發佈─20111209  發佈日期:2011年12月9日 發佈單位:噶瑪巴辦公室 鑒於最近媒體的報導,法王辦公室希望法王噶瑪巴在印度和世界各地的弟子以及關心這件事的大眾安心,至今我們尚未接獲法庭的諭令。這個事件目前還在司法考量的過程中,因此,現階段我們無法做出進一步的評論。 自調查工作開始進行以來,法王辦公室始終與調查單位完全配合。我們也已經提供調查單位與事件相關的完整文件和詳情。在這整段期間,法王噶瑪巴從來未曾為調查單位傳喚或訊問。無論直接或間接,法王都沒有參與辦公室或信託基金會的財政或日常事務管理。 今年初被扣押的現金,是來自世界各地弟子的供養,他們前來覲見法王、向法王致敬時,往往會留下現金的供養。這些現金都是由法王辦公室負責管理。辦公室一直根據「外幣管理法」(FCRA)主動請求許可,但是申請案仍然在等候印度政府的裁定。 噶瑪巴轉世傳承已經有九百年的歷史,從教導佛法、嚴謹修持,到撰寫經教典籍,九百年來歷代的噶瑪巴從事著範圍廣闊的宗教活動。「楚布拉讓」(也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法王辦公室)已經存在了數百年,旨在讓歷代的噶瑪巴能夠將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完全投注在他們身為精神領袖的任務上。法王辦公室負責管理法王噶瑪巴的所有世俗事務,包括供養金的處理和財務管理。如此,法王噶瑪巴就能夠自在無礙地履行他身為無數追隨者的精神導師,以及一個國際性佛教教團的領導者的神聖任務。

达赖喇嘛推广藏医

图片
法新社12日报道,正在捷克的流亡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为病弱的捷克自由的象征性人物哈维尔推荐“藏人疗法”,以抵抗疾病。 达赖喇嘛受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邀请,在那里访问了四天,达赖喇嘛发现哈维尔的身体相当虚弱,于是推荐了藏医。“我告诉他,对老朋友来讲,我就是个藏医,我希望他多活十年。” 比达赖喇嘛年轻一岁的哈维尔,曾被共产党关进监狱囚禁5年,1990年至92年担任过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捷克斯洛伐克解体后,他从93年到2003年担任捷克共和国总统,这位持不同政见的剧作家是推翻41年共产主义统治的天鹅绒革命的英雄,1996年因癌症他被摘除了部分肺叶,但却一直被呼吸系统疾病折磨。 10日,他取消了其他行程安排,单独会见了达赖喇嘛。

王炳章的眼泪

图片
11月17日,91岁的王桂芳在加拿大温哥华去世,她生前最为牵挂的,是远在中国身陷囹圄的儿子王炳章。12月3日,王家低调为老太太举行了家庭追悼仪式,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王炳章缺席。 就在一个月前,王炳武从加拿大远赴广东韶关探望哥哥,带回王炳章在狱中流泪的消息,因为他知道年迈的母亲身体欠佳,之前他曾说过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母亲离世自己却无法送终。 和王家保持联系的民主中国阵线副主席盛雪说王炳章在这次监狱探访中健康情况很糟,头发花白,走路迟缓。她引述王炳章家人的话说:“在会面的20多分钟里,王炳章基本上没有说话,只是特别难受,一直在哭,他一直低着头在失声痛哭。” 王炳武把哥哥痛哭的情况转告妈妈,不多久,老太太就过世了。在盛雪看来,王炳章不会轻易流泪,他是个意志力极为坚强的人,王炳章02年6月被绑架,03年2月以为台湾从事间谍活动和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的罪名被深圳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他在韶关北江监狱被单独囚禁长达九年多,如果是一般人早垮了,而他还坚持着。 前些年,盛雪曾在王家看到过王炳章从监狱寄出的一封家书,上面有他对被单独囚禁生活的感慨:蝼蚁虽然苟且偷生,但都还是过群体生活,何况人类。据说,有一次他趁被狱警带去共用食堂吃饭之机,大喊“我是王炳章”,被狱警殴打。 前几年,北京曾为获得奥运举办权承诺改善人权状况,王家一度对王炳章获释或改善待遇抱有希望,但迟迟不见当局有实际行动。08年7月,王炳章绝食抗议,结果被禁止探监长达三个月,他的姐姐和弟弟分别两次回到中国,都被挡在监狱大门之外。这年十月底,盛雪到温哥华王家探访,看到王妈妈哭了。她说:“我听王妈妈转述,王炳武到了监狱,给监狱管理员下跪,说我妈妈让我来的,我一定要看我哥哥一眼,不然的话我回去没法跟我妈妈交代,但狱方不为所动。” 近年来,王炳章的健康极度恶化,他两次在狱中中风,还患有花粉过敏症、胃病、静脉曲张和忧郁症,但因为身份特殊,北京对给予他保外就医的要求置之不理。 王炳章是1980年代启动海外民运的领袖人物,1979年他来到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基尔大学留学,1982年获得医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文革后大陆学生在北美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同年他创办了首份海外民运刊物《中国之春》,83年创建了首个海外民运组织。 王炳章可谓是当代中国海外民主运动的先驱,从他失踪之日起,海外民运就着手营救,因

加拿大一口气吊销2100人公民身份

图片
加拿大移民部宣布展开一项历史上打击力度最强、规模最大的公民身份欺诈调查行动。移民和多元文化部长杰森•肯尼9日在蒙特利尔说,政府正对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人展开调查,这些人被怀疑试图通过欺诈行为获得加拿大公民或保持永久居民身份。 7月份,有1700人被查明通过诈骗获得了公民身份,现在这个数字上升为2100人,他们正面临撤销公民身份的处罚。另外有4400名获得永久居留身份的人在申请成为公民时被发现有欺诈行为,这些人中的1400人已经撤销或放弃了他们的公民申请。移民部称,这些人多数来自中东地区,也有少数来自中国的个案。 加拿大的移民法在1947年开始施行,在今年以前的64年里,只有80人被剥夺了公民身份。在加拿大,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必须在四年里住满三年就有资格申请公民,如果想保住永久居民的身份,就必须在五年里在加拿大住满2年 2011年,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作了大幅调整,限制父母团聚类移民,设置了全新的“博士类移民”。

印度纠缠不放,噶玛巴被起诉

图片
原以为早已平息的噶玛巴庙藏现金案,岁末再起风云。印度警方在12月7日星期三正式指控他“蓄意犯罪”,连同被起诉的还有其他9位涉案藏人,是否立案还要等待喜马偕尔邦地方法院作出决定。 8日,国际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最新进展。路透社称“在查获现金后,噶玛巴被警方起诉”,警察局认为噶玛巴作为基金会主席理应了解基金情况,警官Sumedha Dwivedi 告诉路透社说“今天(8日)起诉状正式递交给法院”,但噶玛巴的律师Narender Pal Singh称还没有收到任何正式通知。路透社在报道中又在提及印度对噶玛巴是中国间谍的怀疑,就在一个多星期前,噶玛巴在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还就达赖喇嘛继承人问题作了回避,我当日曾在博客随笔写下“既不爱美人也不爱江山的噶玛巴”。 美联社的报道称,只有噶玛巴和他的三名助手受到指控,西藏流亡政府发言人Thupten Samphal强调现金案只是由于疏忽,并非有人蓄意违反印度法律。

亨利·罗文:中国将发生激烈变革

图片
China: Big Changes Coming Soon by Henry S. Rowen http://www.hoover.org/publications/policy-review/article/100861 今日网络出现此篇猛文,流传甚广,细看下来,此文颇似一个变革的演绎沙盘。本文的关键词是:变革顺序、未来十年、政治变革、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公民自由、制度细节、群体事件、因特网、手机、列宁主义、16740美元、国民党在台湾 中国即将出现大变革,而且很可能是激烈的变革。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平均年增长率9%的速度迅猛增长,这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和金融业的大玩家,而且在政治和军事领域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种增长不仅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迟早也将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即将出现的是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变革。变革出现的顺序将产生影响力的巨大差别,但这个顺序非常不确定。无论如何,大变革很可能在2020年前出现。 社会变革 变革出现的早晚将产生重大差别。相信中国的增长将最终带来政治变革是一回事(邓小平在1988年告诉国务卿舒尔茨中国在50年后将成为民主国家,或许他的意思是‘忘掉它吧’),期待政治变革在这个十年内出现是另外一回事,本文的观点是后者。不过,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从来不),下文还将谈到的另一个观点是在此阶段很可能出现突然的经济衰退。人们不应该期待这些预测的事件是各自独立的,因为政治动荡将损害经济发展,而经济突然衰退肯定产生政治后果。政治动荡或经济衰退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相互作用只是猜测而已,本文将做出一些猜测。 假设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变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2015年,这是很近的未来,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随后几年可能性将越来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共同因素是中国的人均GDP到那时将达到17000美元(以2005年的购买力为准)。这是自由之家列举的大部分“自由”国家或所有“部分自由”的非石油富国的经济水平。有助于自由的因素还有教育程度,而这在中国也稳步增长。虽然今天中国的教育水平仍然属于“非自由”的范畴,但假设增长率维持在年均 9-10%,它将在2015年达到自由的基本水平。如果增长率下降到总理温家宝所说的7%,该水平也将在2017年后不久实现(更准确地说,如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在2017年被认定为

广播人的约会只在空中

图片
周幼康离开美国之音是在2005年9月,几个月之后,我到美国做记者,几次去华盛顿,心里想着这是周幼康工作过的地方,但始终没有去拜访。 第一次知道周幼康的名字,是在大陆上初中时,那时美国之音还是敌台,我还是个喜欢看天的孩子,夜深了,回到屋里,用小收音机继续搜索天空,不经意间,找到了周幼康。那时的《时事经纬》节目,常有他的报道和主持,一字一顿咬字清晰,嗓音还有些特别。 后来自己也在大陆干起了电台新闻,天天忙碌于采访撰稿和主持每天的新闻节目,周幼康这个名字反倒是日渐淡漠。直到1996年11月,广东珠海举办首届中国航展,那天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记者提问环节,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个子老头站起来提问,自报家门是美国之音的周幼康,三个字一出,令我顿时有受到雷击之感。 发布会后,我找到周幼康,告诉他自己儿时对他的想象。小老头儿特别和蔼,几句话聊下来,发现竟然是江西老乡。当天我随着他去他租住的酒店,在他的房间里,静悄悄地旁听他给美国之音总部发回报道。记得他用的是两台砖头大的录音机,联线之后编辑录音,并现场用电话讲述自己的报道文字。那天,他还对我进行了采访,记得开场白是“我在中国广东珠海,遇见了一位电台同行,想请问他...” 当时在广东,电视对电台冲击的很猛,不少人跳槽去干电视,我问周幼康在美国情况如何?他说有过同样的阶段,但汽车工业挽救了电台。 那次分别时,周幼康说如果我去美国,可以去找他。现在我们居住在北美的不同城市,我也做起了对华广播的工作,如果有机会能和广播界的老前辈周幼康见面固然好,但如果情况不许可,对广播人来讲,另一种更好的约会是在空中。 今天,听到美国之音开播70周年的纪念节目,有几集对已经退休的周幼康专访,细听下来,其亲切之感远胜于找到他,在一个中餐馆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东拉西扯的感觉。 附美国之音对广播前辈周幼康的访谈: 2011年 12月 05日 周幼康:开创中文部新闻采访先河 记者: 吴心欣 | 华盛顿 对年纪较大的中国听众来说,周幼康的名字是美国之音中文报导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他长达38年在美国之音中文部工作的过程中,周幼康始终从事记者工作。在那些信息封闭的岁月中,他为中国听众打开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赢得了无数听众的心。 周幼康1959年开始在台湾警察广播电台当记者,但是他一直久仰美国之音大名,把到美国之音工作当成毕生工作的

马克沁机枪和克虏伯大炮

图片
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Hiram Stevens Maxim)身为美国人的时候,美国还是个诞生不足百年的弱国,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南北双方因是否蓄奴问题而爆发内战,美国濒于分裂。在乱糟糟的环境中,马克沁成长为一名发明家,并且在41岁的时候,决定弃暗投明,投奔了当时还是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60岁时归化成为英国公民,作为回报,维多利亚女王在第二年授予他爵爷头衔。 马克沁之所以成为爵爷,是因为他是一代武器设计大师,是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他的马克沁机枪每分钟可以发射600发子弹,是世界上第一支能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它把人类的杀人术一下子提升到了现代水准。马克沁机枪的诞生,废了拿破仑时代以来所有使用过战术的武功,于是西方历史片中,每当出现排列成行、向敌人阵营横行的大兵时,我们总觉得他们傻的可爱,因为我们不知道那是马克沁机枪诞生前行之有效的步兵线形冲击。 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很快就在1914年爆发的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其威,仅索姆河战役就从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打了141天,英法联军和对手德军共伤亡120万。整个一次大战,死亡人数达5000多万,其中有很大比例是马克沁机枪向死神送去的祭品。 索姆河战役结束后的第六天,马克沁爵爷以76岁高龄在伦敦寿终正寝,临终前,他听到他的马克沁机枪在整个欧洲大地像鞭炮一样鸣响。 有趣的是,马克沁爵爷的儿子颇为不孝,同为发明家的小马克沁,发明了消音器,让他父亲的杀人利器在无声无息中作业。 比马克沁爵爷年长一辈的克虏伯家族奠基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Alfried Krupp)是土生的日耳曼人,他在马克沁于美国出生时就生产出了克虏伯大炮,这口径280毫米、炮管长11.2米、重44吨,仰角可达30度、有效射程19760米,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5.8公分的钢板的利炮,以每分钟发射两发炮弹的速度,助俾斯麦在19世纪纵横欧陆,成为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 1871年,李鸿章向克虏伯家族购买328门大炮,克虏伯家族还免费培训中国留学生以掌握火炮技术。1896年,被贬谪的李鸿章亲赴德国,他在埃森对留学生训话:“克虏伯新式大炮最为精奥,只要苦心研究,必得其秘。中国沿海南至琼州,北至营口,具有建置御敌之炮台”。 克虏伯大炮北起天津大沽口炮台,中经闽江口长门炮台,南至海南秀英炮台,为大清帝国守护脆弱的海防。 然而

十一月围城

图片
曾在2001到09年担任加拿大政府《国际干预和主权委员会》(ICISS)共同主席的加雷思·埃文斯(Gareth Evans),11月下旬在国际智库《项目辛迪加》上撰文,指刚刚过去的十一月是“亚洲的重要一月”,其不平凡在于“对于宏观战略研究者来说,期间许多看似历史转折点的事件都将值得未来的历史学家用心研究。” 在其最新论文《亚洲的重要一月》中,埃文斯聚焦中国,因为所有事件的“潜台词都与一再复发的‘中国崛起恐惧症’相关,但是在这最新一轮美国及其盟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中,欧洲缺位,因为“欧洲信用的逐渐崩塌”,“ 使得所谓欧盟与美中两国在政治经济上三足鼎立的‘G3’概念越发成为泡影”,于是这些“历史转折点的事件”“落笔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埃文斯记录的首个事件,与被视为“在政治、经贸及战略上封堵中国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有关,中国人认为这个机制由美国催生,目的是形成一个能与“20世纪美国与欧洲盟友成功建立的跨大西洋体系”媲美的21世纪“跨太平洋体系”。其成员国为汶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国,入会磋商国有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秘鲁和越南。但是,“在11月中旬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召集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夏威夷峰会上,日本宣布有意加入TPP的谈判进程”。而一旦日本加入,TPP成员的GDP将占全球的35.5%,占APEC成员的62%,完全形成取代APEC之势。 埃文斯的第二个观察点是包括美国和俄国在内的亚太主要国家领导人在东亚峰会上就“中国对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诉求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一举动迫使中国总理温家宝以“来而不往非礼也”加以回敬,北京还重申了“坚决反对南海问题区域化、国际化”的立场。 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在东亚峰会筹备阶段,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进一步推动解除对印度的铀矿销售禁令,尽管印度既没有表示愿意加入《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也不想在设定核武器数量上限方面做出让步。埃文斯认为“这一政策变化将为澳印双边关系清除主要障碍并有利于双方在印度洋开展更紧密的政治和战略合作,而中国也必将会考虑到这一点。” 奥巴马在前往东亚峰会途中宣布“将在澳大利亚北部建立一个可以容纳2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的训练基地”,被埃文斯视为11月份“意义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这会“使美国在亚太地区扮演‘更重要也更长期的角色’,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和使

阿坝是否会成为中共的滑铁卢

图片
11月26日至3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孟建柱视察四川,令世人再度聚集阿坝自治州的格尔登寺,前不久那里发生的连串喇嘛自焚,令忙于维稳的北京十分头疼。 格尔登寺已成为西藏问题的一个新的引爆点,其不断升腾的火焰将会如何蔓延,是否会烧毁中共统治的基座?11月11日,总部在香港的亚洲时报在线登载了Peter Lee的一篇文章《阿坝是否会成为中共的滑铁卢?》。在近日的一次聊天中,研究流亡藏人历史的美国学者李江琳认为,阿坝不会,但西藏问题有可能成为中共的滑铁卢。 Will Aba be the CCP's Waterloo? By Peter Lee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CP) setbacks in a remote corner of Sichuan province, Aba prefecture (more accurately, the Ab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may in time be see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of its authoritarian reign. Today, Aba is in the news because of a string of self-immolations at a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Kirti, on the outskirts of a county town in Aba, in response to a brutal government crackdown. Aba was also in the news in 2008, when an earthquake in the southeastern corner of the prefecture, Wenchuan, killed tens of thousands. At first, China was hailed internationally for its massive and timely relief effort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quake. But the focus r

孟建柱到了格尔登寺

图片
中文网络消息: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2011年11月26日至30日在四川成都、德阳、阿坝等地考察,慰问维稳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公安和治安积极分子,实地了解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他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贡献。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虽然只是初冬,但这里已经冰雪覆盖。孟建柱冒着严寒,长途跋涉,看望慰问高原干部群众和公安民警。红原县公安局龙日派出所海拔3800米,常年平均气温近零下20摄氏度。在派出所,孟建柱与民警一一握手问候。得知有的民警来自外地,他关切地询问他们是否适应高原环境,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他还查看了派出所户籍室、群众工作室,并通过派出所的视频系统,与公安部指挥中心通话。在刷经寺派出所、瓦切派出所,孟建柱称赞他们的管理很规范、工作有成效。他叮嘱有关负责同志要设身处地体察公安民警在高寒地区工作生活的艰苦和不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保护好民警的身体健康。 在阿坝县公安局,孟建柱亲切看望慰问奋战在维稳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治安联防队员代表。他说,多年来,同志们恪尽职守,英勇顽强,不怕困难,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竭诚奉献,是一支在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头脑,继续发扬优良作风,认真站好每一班岗,扎实做好每一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你们不仅是一支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战斗队,同时也是服务人民的群众工作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要在扎实做好各项维稳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热情为群众办“小事”、办实事、做好事,努力让群众从我们的实际行动中,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各族同胞亲切的关怀。 孟建柱还在阿坝县与宗教界人士、群众代表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宗教界人士表示,他们盼望社会和谐安宁,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愿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共同努力奋斗。在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格尔登寺,孟建柱考察了寺庙建设管理等情况。在与寺管会成员交谈时,孟建柱指出,藏传佛教在历史上曾经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很多高

阿弥陀佛!

图片
怎么可以这样!

既不爱江山也不爱美人的噶玛巴喇嘛

图片
藏传佛教第三号领袖噶玛巴自1999年12月逃离中国以来,一直有传言他将成为达赖喇嘛的继承人,由于这一传言,隐居于印度北部下达兰萨拉上密院的他,在被印度保安当局严密警卫的情况下,依旧接见络绎不绝的访客和朝拜者。 2010年3月7日,当我们北美华文媒体采访团一行透过层层防卫,进入他的禁宫时,意外得知他被美人骚乱,且不胜烦恼的情况。我在当时发出的报道说:“对于一些有缘佛法、却又未脱尘离俗的年轻女子来说,去印度的达兰萨拉朝拜,别有另一番滋味。因为年轻英俊的藏传佛教大宝法王噶玛巴就居住在下达兰萨拉上密院的黄色院墙内,尽管他是藏传佛教的法王,还是有不少少女把他视为梦中的白马王子。3月7日,他面对来自北美的华文媒体,烦恼地承认不需要还俗成为凡夫俗子,就已经被穷追不放。似乎是为他的烦恼增加注解,记者团在离开噶玛巴的会客室时,在门口便遇上了两位分别来自大陆及台湾的年轻女子,在等候噶玛巴接见。” 一年多之后,2011年12月1日,路透社发出报道,题为“回避权力的噶玛巴喇嘛”,讲的是他回避达赖喇嘛继承权的话题。关于噶玛巴喇嘛可能在哪些方面继承达赖喇嘛,答案越来越明了。政治权利已经被达赖喇嘛交付给了民选官员,精神领袖之位可能还虚位以待。 但今天路透社的报道使人感到,噶玛巴喇嘛不仅回避美人,也回避江山。 以下是路透社全文: Tibetan Buddhism’s Karmapa Lama shies from mantle of power Dec 1, 2011 04:46 EST (Karmapa Lama, the third highest ranking Lama, pauses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Reuters in the northern Indian hill town of Dharamsala March 2, 2009. REUTERS/Abhishek Madhukar) Tibet’s Karmapa Lama is revered by followers as a 900-year-old soul in the body of a youth, and tipped to assume the mantle of Tibetan spiritual leadership when the pr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