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玛雅废墟叹今不如昔
游完了海岛,开始游玛雅人村落。伯利兹人口42万,玛雅人占了10%,4万2千,和殖民来的西班牙人和英国人不同,和来赚钱的印度人、华人和黎巴嫩人也不同,玛雅人是原住民。
玛雅人的圣安东尼奥村坐落于松岭森林保护区山谷中,人口2千多,村外有玛雅博物馆,5公里外还有一处玛雅遗址,村里的房子风格现代,看不出多少玛雅特色,也不见有人穿玛雅传统服装。
村里图书馆一名女工作人员送给我三份美国休斯敦大学出版的玛雅语与英语的对照学习课本的复印件,希望我有空学学他们的语言。
位于San Ignacio镇的卡哈帕奇(Cahal Pech)是玛雅人在伯利兹最早的定居点,3500年前就形成了村落,2300年前扩张成有两万人的山顶城堡,兴建了宗教仪式中心,用来敬拜玛雅人最重要的神:大地神、雨神、太阳神、玉米神和死亡神。
1000年前卡哈帕奇逐渐衰弱,最终荒废成无人区和热带雨林,直到1950年代被发现,经1990年和2000年两次修复,才重新恢复了当年玛雅精英阶层居住的拥有八个广场的雄伟的山顶城堡。
走在这长满青苔的玛雅遗址,爬上高耸的玛雅金字塔,不禁发出今不如昔的感叹。早在1200年前,伯利兹仅玛雅人就有100万,比今天全国人口40万多得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