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应修复对华关系以建立世界新秩序
加拿大咨询公司 StrategyCorp 地缘政治和国际商业咨询总监,原加拿大外交部中国司副司长杰夫·马洪(Jeff Mahon)3月20日在《环球邮报》撰文《加拿大应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建立新的世界(贸易)秩序 》,指中国对加拿大的关税也暗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渥太华和北京进一步接触,这不仅可能使加拿大受益,也可能使整个世界受益。中国商务部的“反歧视调查”报告中隐藏着一项邀请,即通过谈判达成新的共识。第三部分“措施调整”概述了当“[加拿大]和中国通过协商或其他方式达成共识解决方案”时,将取消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政府应该接受中国的邀请。两国应寻求建立一个框架,以解决因独特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争端。
但加拿大首先需要调和内部的价值观冲突,因为中国不仅与加拿大有摩擦,而且早已被污名化。
全文如下:
地缘政治很复杂。中国对加拿大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于3月20日生效,加剧了加拿大面临的美国贸易危机。矛盾的是,中国的关税也暗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渥太华和北京进一步接触的道路,这不仅可能使加拿大受益,也可能使整个世界受益。
当然,要实现这一结果,加拿大首先需要调和内部的价值观冲突,尤其是本周有关中国处决涉毒加拿大人的新闻让我们感到震惊和失望。加拿大政府的政策是为在国外面临死刑的公民寻求宽大处理,这反映了我们根深蒂固的生命神圣价值观。中国不愿在这里表现出仁慈,将玷污公众对这个我们长期存在摩擦的国家已经污名化的看法。
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带来的新的地缘政治环境要求加拿大以敏锐的眼光回应中国,并记住外交接触并不等于完全同意或一致。事实上,正是因为观点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外交才是必要的。加拿大和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不会很快达成一致。然而,这不应该阻止加拿大试图改善经济领域的状况。
具体来说,北京和渥太华之间的当前贸易争端是关于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铁和铝征收关税,这是特朗普开始第二任期前我国实施的。中国则对豌豆、油菜籽产品和海鲜征收关税作为回击。从更高层次来看,这场冲突是不同经济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是当今地缘政治灾难背后的根本冲突的一个缩影。
管理世界贸易的长期存在但摇摇欲坠的制度结构建立在参与者将遵循或至少渴望自由规范和市场框架的假设之上。这包括有限的政府干预、强有力的竞争法、公正的监管机构和裁决争端的独立法院。
签署这些协议的国家承诺遵守既定规则,并在发生冲突时遵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尽管该系统远非完美,但它确实有效。直到它失效。
不对称的市场准入和协议未涵盖的灰色地带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容忍的。但最终,全球经济发生了变化,这让该体系的承销商美国越来越无法容忍。
中国是该体系的主要受益者。它最成功地利用了该体系来推动其非凡的发展,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并使其成为全球第一大国。中国的增长还成为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无数国家的经济引擎。
但这个灰姑娘故事的阴暗面是,它也加速了中国以外的去工业化,因为来自自由市场民主国家的企业试图通过开放的全球经济政策套利生产成本差异。这种离岸外包对就业和社区产生了真正的影响,同时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第一届特朗普政府是对不对称经济互动累积损失的政治反应。直到那时,世界才真正开始关注中国的非市场行为,以及它不愿调整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遵循自由市场规则。拜登政府效仿了特朗普的做法,自那以后,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一直很紧张。
特朗普目前的关税暴怒是对全球经济机构未能调和这些矛盾的另一种反应。然而,他的做法看起来不像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更像是超级大国患上痴呆症时所发生的事情。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之外,纳入了许多其他不满和真实或想象中的搭便车行为(加拿大也牵涉其中),但策略却令人困惑不已,而且极不相称。
关税是美国在随意、不加区别地使用的一种钝器,更有可能破坏其既定目标,而不是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这种做法并不局限于特朗普或美国。加拿大也效仿了特朗普的做法,在对中国征收关税时大发雷霆。
需要解决在现行规则的框架下与中国进行商业互动所产生的问题。但我们需要找到更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分歧。今天是一场贸易战,但如果两个全球超级大国继续沿着这条原始道路前进,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加危险的未来。
特朗普先生也许能够打破现状,但人们几乎没有信心他会设计出一个能够促进公平和平与繁荣的新体系。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争端为制度创业打开了一扇窗户。
中国商务部的“反歧视调查”报告中隐藏着一项邀请,即通过谈判达成新的共识。第三部分“措施调整”概述了当“[加拿大]和中国通过协商或其他方式达成共识解决方案”时,将取消报复性关税。
加拿大政府应该接受中国的邀请。成熟而清醒的谈判需要认识到这个具体例子所体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两国应寻求建立一个框架,以解决因独特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争端。
从加拿大的角度来看,征收关税是为了保护就业岗位和加拿大在大陆工业供应链中的枢纽免受中国廉价电动汽车、钢铁和铝的冲击。在中国,这些行业受益于各种形式的补贴和市场准入壁垒,这些壁垒使竞争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此,加拿大征收关税是为了抵御零和贸易条件。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它也在寻求促进经济发展,为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试图保护自己的经济不被西方列强所主导。加拿大的推出和言论对贸易损害雪上加霜,因此中国进行了反击——但打击的是具有正和贸易条件的非敏感食品行业,特别是因为它们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很明显,两国都在追求相似的经济目标,但由于追求这些目标的方式截然不同,因此产生了摩擦。
为了解决当前和未来的争端,与中国的谈判应首先确定三类行业贸易:
• 因安全和军民两用问题而有效禁止贸易的行业;• 对经济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不受抑制的贸易流动会造成或接近零和博弈;• 由于正和贸易条件,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的非敏感行业。
加拿大和中国必须同意不将报复行动与这些类别联系起来,就像目前的困境一样。农业传统上受到报复,即使不涉及关税,因为假装植物检疫问题来阻止装运很方便。谈判结果应包括以粮食安全的名义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新机制。
谈判这些名单并透明地公布它们还将为加拿大和中国企业提供必要的确定性,以进行具有经济意义的投资,从而协调合作激励措施并支持加拿大的多元化雄心。
经济安全也不应该只是在重要部门周围筑起围墙。它还应该寻求新的机制,将零和贸易冲突转变为正和安排。
无论谁在即将到来的加拿大联邦选举中胜出,都应该抓住这一时机,重新发现这个国家被遗忘的“超水平发挥”的传统,为和平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向我们南方的邻国展示真正的领导力是什么样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