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体内的愤怒少年
《环球邮报》公共事务专栏作家劳伦斯·马丁( LAWRENCE MARTIN )3月26日撰文《博励治的书:他是“一个长在成年人体内的愤怒少年”》:
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试图淡化自己擅长口水战的形象,而与此同时,一本新出版的传记却将他描述为“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恶毒的主要政党领袖。”
这本书名为《撕裂者》(Ripper),作者马克·布里(Mark Bourrie),全书共437页,其中大部分内容恐怕都会令博励治感到不满。书中提到了他的诸多政治才能——作者称他是“加拿大最出色的竞选者,自让·克雷蒂安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并认可了他的勤奋、智慧以及敏锐的政治嗅觉。然而,《撕裂者》主要关注的是这位保守党领袖的性格,而书中的评价颇为严厉。
“他代表了我们本性中的黑暗面,”布里写道。这位作者曾出版多部广受好评的著作。他形容博励治是“一个长在成年人体内的愤怒少年。”
去年,保守派人士安德鲁·劳顿(Andrew Lawton)曾为博励治撰写了一本传记,对其评价相对正面。而如今,《撕裂者》则彻底平衡了这一叙述。
书中贯穿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博励治不断用夸张的言辞抹黑加拿大的现状,却不从全球局势的角度来审视各国面临的冲击,这让加拿大人对国家的状况产生了比实际更消极的看法。他让整个国家的情绪低落了。
至于极右翼阵营中的一些同道中人,比如亚历克斯·琼斯(Alex Jones)及其他激进分子,博励治并未贬低他们,因为他们支持他。布里将博励治与英国脱欧派领袖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相提并论,称后者曾用口号、侮辱和恶毒的人身攻击来取悦极右翼群体。
布里写道,博励治的思想停留在青少年时期,“当时他沉迷于安·兰德(Ayn Rand)那种带有反社会倾向的言论。”那时他已经在右翼智库中活跃,并因出色的辩才受到关注。布里表示:“他的党派立场成了他最核心的价值观,因为他既没有私人企业的工作经验,也缺乏专业领域的专长。”
因此,博励治——劳顿曾称其“从骨子里就是个意识形态至上者”——必须不断向选民兜售自己是政坛最出色、最具攻击性的党派斗士。他确实做到了,并且在担任党魁后依旧如此,这也让右翼民粹派对他趋之若鹜。简单来说,他从未真正改变过,只是如今,随着特朗普颠覆政治格局,这一风格终于对他产生了影响。
在这场竞选中,性格问题已成为核心议题。从政策角度来看,两位主要竞争者的分歧并不算大,尤其是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近年来迅速采纳了博励治的一些主要政策主张。在对特朗普采取强硬的“关税对等”反制措施方面,两人也立场相似。
但目前为止,卡尼在声誉上占了上风。加拿大人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而卡尼正是他们心目中的“全球人物”——一位资历深厚的国际经济学家、成熟稳重的政治家。此外,由于他从未涉足政坛,他也没有沉重的政治包袱。
相比之下,博励治虽然极具政治技巧,但却显得局限狭隘,是一个被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所包裹的政治人物,缺乏国际舞台上的经验。他在公众面前也显得不够自如。民调长期以来显示,他的胜算主要依赖于民粹主义的愤怒情绪,因此,他并未试图扩大选民基础。他既未能吸引重量级候选人加入自己的阵营,也未能与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建立密切关系——而在这场美加贸易战中,福特的民意支持率正大幅上升。
然而,尽管卡尼被视为“高台上的人物”,自由党过去十年的执政记录却并不牢固,这一基础可能在竞选结束前就会崩塌。
布里指出,特鲁多政府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在面对博励治的“言语炮弹”时显得无力招架:“他们的沟通能力,委婉地说,十分业余。” 许多问题,比如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全球性的,而且在其他国家的情况更为严重,但保守党成功地将其狭隘地归咎于加拿大政府,有时甚至采用了误导性的手段。作者回忆称,博励治曾发布一张图表,暗示特鲁多在 2014 年就已经执政,而当时油价暴跌严重冲击了加拿大经济。事实上,特鲁多是在 2015 年底才上台的。这种错误的时间基准使特鲁多政府的经济表现看起来要糟糕得多。
书中列举了许多类似的例子,展示了博励治的“巧手操作”。布里认为,将他称为“特朗普轻量版”(Trump Lite)是一个恰当的描述,而这一比较确实难以摆脱——民调机构 Leger 的调查显示,即便是在特朗普暗示对加拿大领土主权的威胁后,仍有 27% 的加拿大保守党支持者对他持正面看法。
但如果博励治想赢得大选,他就必须摆脱这种形象。而这本书,凭借其中对他过往记录的种种辛辣回顾,无疑会让这一任务变得更加困难。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