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 2015的博文

加拿大联邦大选回避中国问题

图片
第 42 届加拿大联邦选举将于 10 月 19 日举行,在激烈的选战中,无论是执政保守党,还是民调领先的自由党,以及一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新民党,都对中国问题三缄其口。 前加拿大驻华使馆参赞、布鲁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查尔斯·伯顿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是因为候选人 不确定选民会支持什么样的中国政策,同时各级政治人物与中国有广泛的利益关系,对中国问题的沉默正成为加拿大精英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   伯顿在《环球邮报》撰文指 中国问题是美国大选的焦点问题,同样面对中国挑战,加拿大三位总理候选人却异口同声保持缄默。实际上中国问题不仅为数不少,且事关加拿大前途。如中海油收购的尼克森公司漏油事件,因涉嫌违反安全和环保法规,尼克森今年夏天部分停产。 2012 年,中方曾承诺保留所有员工与管理层,不改变企业运作方式,但一年后北京派官员取代了首席执行官莱因哈特,尼克森曾拥有的高度信誉遭到质疑,但各政党对此都沉默不语。加拿大人同样不清楚各政党对中国被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排除在外的态度,他们应阐明中国加入该协议的前提条件。 选民不清楚的还有下一届政府会如何对待达赖喇嘛,众议院曾在 2006 年一致同意授予其加拿大荣誉公民,但达赖喇嘛近来受到西方领导人冷遇,因为会见会招致北京经济制裁。近来美中就网络攻击问题达成协议,而加拿大自 2011 年以来也饱受网络攻击,选战中三大政党都没有表明立场。 伯顿更具体指出多名加拿大 政治人物与中国的利益关系,前总理马尔罗尼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担任过公安部长和外贸部长的前国会议员戴国卫是加拿大中国商会成员。

加拿大人口结构变化中的有色人种问题

图片
加拿大自 1971 年实行多元文化政策以来, 第五波移民潮带来的有色人种少数族裔( visible minorities )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由 1960 年代的 2% 上升到 2011 年的 19.1% , 人口结构发生的巨变令加拿大人争议他们是否仍然属于需要特别界定 和保护的弱势群体, 有研究指尽管有色人种不再需要就业上的特别扶助, 但他们在政界仍是绝对少数。 加拿大《国家邮报》曾撰文指到 2031 年, 有色人种会占全国人口的 30.6% , 多伦多和温哥华将成为有色人种居多的城市,比例高达 60% , 这一趋势引发了是否应该把有色人种少数族裔从法律中去除的争议。 有色人种少数族裔这个词最早在法律上出现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 ,当时加拿大国会通过就业平等法以消除妇女、原住民、 残疾人和有色人种少数族裔这四个弱势群体的就业障碍。 主张取消这一法律界定的卡尔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伍勒( France s Woolley )指法案出台 30 年后,就业方面差距已经缩小, 一些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干的和白人同事一样出色。 她建议把特定族裔从指导性政策文件中去除,代之以消除就业障碍。 这一主张并不孤立,早在 2007 年, 联合国一个委员会就曾批评加拿大政府使用这个概念, 认为只有种族主义者才会以白色为标准来界定谁属于有色人种少数族 裔。 印度裔的加拿大国会参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贾费尔( Mobina Jaffer )则为政府继续使用这个概念辩护,她强调尽管过去 3 0 年中消除就业障碍的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仍不足够, 最新资料显示,有色人种少数族裔在联邦政府公务员队伍中只占 12 .6% 。有色人种在决策层的缺席尤为明显。她指“ 低阶层面出现了一些变化, 但加拿大政府中没有一位高级内阁部长是有色人种, 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联邦政府在有色人种问题上并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加拿大华裔宏观经济学家陈凯利( Kai L. Chan )去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加拿大的统治阶级: 谁在统治加拿大?》,仿佛为贾费尔的辩说增加了注解, 这位研究政府及公共政策问题的专家指到 2014 年 9 月, 就人口比例而言,国会中男性白人多出 107 人,有色人种少 44 人 。他认为有色人种代表失衡是西方政治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因为议会是最高决策和领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