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1的博文

加拿大大选中不可忽视的华人因素

图片
加拿大5年内的第三次联邦大选将于5月2日举行, 1588名候选人在全国 308个选区角逐国会议员的席位,其中华裔候选人达23人。本次大选,华人参选人数之多,创下加拿大选举的历史记录。据官方资料,加拿大有华裔134万多人,占总人口的3.9%,是全国拥有选票最多的少数族裔。 自06年以来,加拿大政府一直是少数政府,执政的保守党难以维持政局稳定,在本次选举中,各党都积极拉拢华人选民,以期获得多数支持。有分析认为能否获得华人的选票,已成为各政党取胜的关键。 大选中的普通话辩论 1941年,温哥华华人艾米莉林女士角逐加拿大国会议员,拉开了加拿大华人参选的序幕,1957年温哥华的郑天华代表保守党首次当选,书写了加拿大华人参政的历史。他们无法料到的是,在2011年的联邦大选中,竟会出现用中文进行的竞选辩论。 在华人从政历史最悠久的卑诗省,本次有8名华裔参选,4月17日举行了加拿大选举史上的首次普通话辩论,四大联邦政党的7名华裔候选人出席,各党领袖也到场为自己的华裔候选人打气,候选人陈述了各自政党的政纲并接受现场提问,内容涉及调降新移民登陆费用、给予新移民创业税务优惠政策等移民、教育、医疗、就业、经济等内容。参加普通话辩论的华裔候选人来自联邦保守党,自由党,新民主党和绿党。 这次参加全国大选的23名华裔候选人,所属政党分布为保守党9人,加拿大绿党5名,新民主党4名,联邦自由党3名,魁人集团和加拿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各一名。地区分布是,在华裔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有9人,卑诗省8人,魁北克省5人,曼尼托吧省一人。其中有竞选连任的现任国会议员黄陈小萍、邹至蕙和庄文浩,还有上次败选今次再战的老手,更多的是新面孔。 曾经参加2008年大选的杨萧慧仪,是联邦保守党温哥华南选区国会议员候选人,这个选区近半人口是华人,杨萧慧仪在上次选举中仅以20票之差败给了对手,这次参选前,她积极促进在本社区内兴建“老年人中心”,得到众人支持。杨萧慧仪代表保守党参加了17日的普通话辩论,她说有一名93岁长者,去年搬入选区,不但到场为她打气,更愿意在其寓所门前,竖起她的大型竞选宣传牌,使她有信心战胜自由党候选人。 另一名参加普通话辩论的候选人是来自联邦新民主党的王璐,她怀疑加拿大经济复苏的说法,认为保守党政府没有解决社会问题,她阐述了自己对医疗就业及养老等问题的见解。她的竞选口号是“支持

“流亡藏人完成民主转型”的另一層含義

图片
27日,洛桑桑蓋當選西藏流亡政府第三任首席部長,他是在達賴喇嘛完全放權後首位非僧人首席部長,這個歷史轉折被1998年流亡美國的阿嘉活佛稱為“流亡藏人完成民主转型”。 此舉終結了流亡藏人中的政教合一体制(境內藏人早已政教分離),也終結了沸沸揚揚多年的大寶法王接班的傳言,流亡藏人以後只會有民選的領導人,不會有暗箱操作的接班。 這次歷史轉折帶來的另一幅景象,是身披袈裟的藏人僧人從歷史舞台的逐漸隱退,藏民族的宗教色彩正在迅速淡化,藏民族正淪為一個世俗民族,它對世人的宗教魅力正在減弱。 去年我在印度遊歷時,就發現了這一趨勢。在印度的流亡藏人拒絕將自己的孩子送去寺廟,哪怕家中有多名兒子,也不會讓他們中的一個出家為僧,這種做法破了藏人傳統,也改變了藏人作為宗教人群的性質。當時我問過好幾位家長,回答都是,不願意從小剝奪孩子的選擇權,怕孩子大了以後會責怪父母。 現在無論是在印度北部或南部,在藏人寺廟裡,念經的喇嘛多是來自境內各藏區的出逃者,或是印度喜馬偕爾邦出生的印度人,或是尼泊爾人。本地藏人正致力於成為富裕的商人,他們或忙於發財,或忙於移民歐美,潛心念佛的風氣正在淡化。

达赖喇嘛退休,中国趁机终止对话

图片
2010年9月,达赖喇嘛在多伦多宣布将于几个月内退休,当时就引发人们对流亡藏人与北京对话前景的担忧,因为北京一直认为不存在西藏问题,只存在达赖喇嘛问题,达赖喇嘛退休了,会议也就可以休矣。 果然不出所料,在洛桑桑盖宣布当选新的西藏流亡政府首席部长之后第二天,中国就宣布拒绝与西藏流亡政府对话。 据多维新闻4月29日报道,日前西藏流亡政府通过大选产生新一届总理和议会人选,新任总理据称将接手达赖喇嘛权力并与中国当局进行沟通,但中国外交部28日表示不会与这样一个非法的政治组织打交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是一个达赖喇嘛在海外建立的非法政治组织,旨在推动藏独。 洪磊称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认可西藏流亡政府这个组织。

洛桑桑盖开始“之”字形行走

图片
4月18日,在选举结果揭晓前,洛桑桑盖在接受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采访时,多次谈到西藏独立问题,称“藏人要靠自己争取独立”,只字未提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俨然是一副藏独战士的口吻。 4月27日,选举结果揭晓,洛桑桑盖当选新的西藏流亡政府首席部长。 4月28日,洛桑桑盖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上任后会延续达赖喇嘛的中间路线”。 前后十天,洛桑桑盖就由独立到中间道路,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之”字。 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们将会继续看到洛桑桑盖在中间道路与独立之间,走”之“字形路线,这是源于他的藏青会背景,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愿望,源于流亡藏人中的独立诉求,以及大国间的角力和国际政治中的妥协。 这位42岁的藏人汉子,挑着这世间罕见的重负,以“之”字形行走,为自己平衡压力。正如他在当选谢辞中所说,这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附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 洛桑桑盖指会延续达赖中间路线 2011-04-28 西藏流亡政府周三选出新一届行政首长,哈佛法律学者洛桑桑盖以逾半选票当选。他在周三接受本台专访,表示上任后会延续达赖喇嘛的中间路线。(毕子默报道) 42岁的哈佛大学法律学者洛桑桑盖,在周三以55%的的得票率,获选为新一届西藏流亡政府的行政首长。洛桑桑盖周三接受本台普通话组专访。他表示,上任后会继承达赖喇嘛的和平非暴力主张,延续中间路线,透过多方沟通,以改变汉人对藏人的看法,及使藏人得到中国当局承认及尊重。同时他亦表示希望中国未来能够发展成一个民主的国家。 目前有部分藏人认为和中国当局进行沟通不起作用,以致对对话的努力感到不耐烦,对此,洛桑桑盖表示理解。他说,最近再有藏族僧人遭到残酷打压,事件是一场悲剧,亦是反映藏人目前状况的一个例子。他表示,藏人目前在自己的地方得不到尊重,受到歧视,成为二等公民。今后他会利用过往和中国学者和当局交流的经验,继续采用开放思维寻求合作,但在提出藏人诉求时态度绝对不会软弱。 在讲到达赖喇嘛问题时,洛桑桑盖说,达赖喇嘛始终是所有藏人包括他本人的导师,尽管达赖喇嘛宣布卸除领导人身份,但今后在重大决策上,流亡政府仍然会和达赖喇嘛进行沟通。流亡政府今后将会从政治层面代表藏人,而达赖喇嘛则会作为宗教方面的代表。 洛桑桑盖是哈佛大学法律学者,在担任哈佛资深研究员期间曾两次安排中国的学者和达赖喇嘛

“中国的奥巴马”:藏独曾抨击洛桑桑盖

图片
洛桑桑盖曾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旅行证件访问中国,此举招致批评声。 《波士顿环球报》3月22日的一篇文章《从哈佛法学院到藏人领袖》解释说:“他去中国持的是海外华人临时旅行证件,以会晤一些中国学者。他这样做引起藏独人士不满,但洛桑桑盖解释说这是他前往中国的唯一途径,并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 洛桑桑盖还曾开玩笑说自己是“中国的奥巴马”,这令藏独人士嘉扬诺布(Jamyang Norbu)十分不满,嘉扬诺布和洛桑桑盖一样,出生于印度大吉岭,曾经是木斯塘游击队战士,目前居住在美国,英文及藏文作家,他反对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坚决主张西藏独立。嘉扬诺布在其博客《影子西藏》抨击洛桑桑盖的“中国奥巴马”之说误导藏人融入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洛桑桑盖应该向选民交代清楚。 洛桑桑盖是在2008年10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家智库Woodrow Wilson Center发表讲话时,作出这种比喻的。他当时的演讲题目是“拉萨暴动后中国的对藏政策”,他说:“I thought maybe I can relate Tibet to Obama… So 60 years after Tibet was occupied by China, America is on the verge of electing an African-American president. Look at the, what you call, situation in Tibet. Now can we ask this question in China: can a Tibetan become the next president of China? Or a premier of China? One could say it’s impossible, right?” “Again, bringing Obama and Tibet back together, you know, China wants to [be a great power like America]. But maybe China can try to emulate some good things, some positive things which, about America a

洛桑桑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与西藏,自治与统一的悖论

图片
转贴自Harvard South Asian Journal(October 04, 2006) CHINA’S NATIONAL AUTONOMY LAW AND TIBET: A Paradox between Autonomy and Unity By DR. LOBSANG SANGAY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nd particularly the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Law of 1984 (RNAL) purportedly guarantees autonomy for minorities. However,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oth the constitutions and the RNAL reveal an inherent paradox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unity and autonomy in the governing of minority regions. Using the Tibetan experience as a case study, I will argue that the practice of autonomy for Tibetan people is limited in the local Communist Party, and in all three branches of the government: specifically, that judicial autonomy is almost non-existent, legislative power constrained, and executive power debatable. Further, I will show that when a conflict manifests between the supremacy of either unity or autonomy, more often than not, unity trumps autonomy. In this article, the term autonomy means t

洛桑桑盖当选感言:我们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

图片
4月27日,洛桑桑盖当选第三任西藏流亡政府总理,早上7点24分,他在自己的脸书上发表胜选感谢信,表示:“中国政府逮捕和杀害藏人使阿坝及安多藏人处境危急,我们已经面临巨大的挑战。” 他称自己的当选是达赖喇嘛智慧远见的成果,是他促进西藏社会走向真正民主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茉莉花革命中的人民以生命的代价确保民主时,达赖喇嘛以自己的姿态显示了他对西藏人民的信任。他相信,藏人的民主体制有助于西藏的未来。他呼吁西藏之友加入藏人的共同事业,减轻被占领土地上藏人的痛苦,帮助达赖喇嘛返回布达拉宫。 A Thank You Message From Dr. Lobsang Sangay by Our Katri Lobsang Sangay on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at 7:24am With profound humility I accept the Tibetan people's support and the post of Kalon Tripa. It is sobering to realize that nearly 50,000 people in over 30 countries voted in the recent Kalon Tripa and Chitue elections. Your overwhelming support is humbling and I will do my utmost to live up to your expectations. I ran on a platform which surrounded the three core principles of unity, innovation and self-reliance. In keeping with that spirit, I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e campaigns of the other two candidates, Trisur Tenzin Namgyal Tethong la and Kasur Tashi Wangdi la. It was a privilege to run against two extraordinary men

效法聖雄甘地,洛桑桑盖将用中国法律为藏人维权

图片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英雄人物,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聖雄甘地和尼赫魯,他們都是以自己律師的身份,運用法律的壓迫,為他們的人民爭取權利。我覺得自己多年的研究中國政治,中國的法律和監督中國法律,是我們的運動可以好好利用之處。 ---我同意西藏支持者所主張的策略之一,就是進行徹底審查中國現行法律,並利用它們減輕境內藏人所面臨的挑戰。 ---要證明中國不遵守自己的法律;如果他們不執行他們制定的法律,或者是他們根本不執行,那麼我們便可得到我們的權利。 转贴: 十問洛桑桑蓋博士 『國際西藏郵報2010年7月30日達蘭薩拉報導』洛桑桑蓋博士是是哈佛法學院東亞法學研究部門的博士後研究員;在大吉嶺的藏人難民中心上高中,在印度德里大學獲得榮譽文學士(BA)、法學士(LLB)。1992年,任西藏青年會中央執行委員(CENTREX)。1996年在哈佛完成法學碩士學位,並於 2004年榮獲哈佛的博士學位,不僅是600萬藏人中的第一人,也是喜馬拉雅地區,包括不丹,尼泊爾和蒙古的第一人。花了6年在達蘭薩拉從事研究工作,以論述1959年至2004年西藏流亡政府的民主和歷史的博士論文,獲得Yong K. Kim的傑出論文獎。他也以藏文撰寫了一本關於人權的書籍。赴世界各地講學談論西藏,並發表數篇期刊論文和幾本書籍;在2006年,他被總部在紐約的全球組織亞洲學會(Asia Society)評選為亞洲二十四位年輕領袖之一。洛桑桑蓋博士,被視為2011年噶倫赤巴(西藏總理)大選最具潛力的候選人。 以下是美國猶他州大學學生仁堅專訪洛桑桑蓋博士全文: 1.您被視為是下屆噶倫赤巴最具潛力的人選。您感覺如何? 我很感激地被提名是具格的噶倫赤巴候選人;在此,謹向各位藏人朋友的支持和鼓勵,表達我衷心的感謝。無論贏輸,將盡我所能,不辜負大家的期望,繼續為我們的神聖事業努力奮鬥下去。最終,西藏的民主和選舉過程,能夠透過公眾參與而成為唯一的贏家,我將盡其所能的發揮我的角色功能。 事實上,在難民安置地養成的普通藏人,以及畢業於西藏中央學校(CTS),均被視為是可以培養出潛在的噶倫赤巴的地方。在我看來,這證明了我們的社會在過去50年來煇煌的進步。這也證明了新一代藏人,對於達賴喇嘛尊者的高瞻遠矚和不懈努力,推動我們社會的改革和民主的做法,深具信心。西藏憲章規定,任何年齡達到35歲以上的藏人,

洛桑桑盖与达赖喇嘛分道扬镳,追求西藏独立?

图片
4月18日,澳洲广播电台中文部发出了采访下一届西藏流亡政府最热门的总理人选洛桑桑盖的报道,其所用标题掩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洛桑桑盖屡次谈到西藏独立,他的说法与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迥然不同,走的是一条偏激的独立路线,洛桑桑盖是否公然与达赖喇嘛分道扬镳,追求独立,值得仔细观察。 澳洲电台的报道标题是《洛桑桑盖称首要任务是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但其内容多次提到“独立”问题。如“洛桑桑盖对澳广时事记者说,如果他当选,将代表全体藏人与中国中央政府谈判。他希望中国的改革派领导人能理解西藏人民争取独立的诉求,并说西藏独立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澳广的报道非常奇怪,称洛桑桑盖说“西藏独立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政府看了,岂不勃然大怒。 报道还说:“藏人要靠自己争取独立。洛桑桑盖说,在争取从中国独立问题上,藏人要靠自己。他说,藏人争取独立的基础是藏人要团结统一,争取独立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眼下的目标是自立更生。洛桑桑盖说,如果藏人遵守这三个基本原则,那么重现西藏自由这一流亡藏人的终极目标将得以实现。” 令人费解的是,澳广发出的这一消息,透露出未来流亡藏人重大的政策变化迹象,时隔一个礼拜竟没有引起轰动。似乎不仅是西藏流亡政府默认了对中间道路的修正,连北京也忍受了。 附澳大利亚广播电台的报道原文: 2011 年 04 月 18 日 【时事报道】洛桑桑盖称首要任务是与中国政府打交道 有可能成为西藏流亡政府总理的哈佛大学藏人学者洛桑桑盖博士在接受澳广采访时表示,如果他当选,会把与中国政府打交道作为首要任务。 *有望成为流亡藏人政治领袖* 3月20日流亡海外的藏人举行西藏流亡政府新领导人和新议会议员选举。由于达赖喇嘛已经宣布将不再过问政治而专心于藏人的精神发展,因此新一届西藏流亡政府领导人也将成为流亡藏人的政治领袖。 新一届西藏流亡政府行政首长选举参选人共有三位: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客座研究员洛桑桑盖,达赖喇嘛前驻美国代表丹增洛桑以及曾担任西藏流亡政府部长和达赖喇嘛驻欧洲代表的扎西旺迪。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洛桑桑盖在三名政府领导人竞选者中领先。选举的最终结果两周后可揭晓。 *主张与中国改革派领导人谈判* 洛桑桑盖对澳广时事记者说,如果他当选,将代表全体藏人与中国中央政府谈判。他希望中国的改革派领导人能理解西藏人民争取独立的

中国计划生育利益集团的形成过程

图片
研究中国计划生育问题的旅美华人学者易富贤,近年来一直试图提醒中国政府,中国社会正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中国必须废止实行了30年的强制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呼吁多年之后,北京依然我行我素,他发现中国政府完全被利益集团左右了。 易富贤最近从洛克菲勒人口理事会副会长保罗(Paul Demeny)的文章中得到这一启示,保罗说人口地理学因素令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声称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尽管时间推移会使这一理由站不住脚,但由于形成了利益集团,各国会主动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下去。 易富贤认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美国政府在1970年代一起精心策划了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生育浪潮。他说:“1974年,在洛克菲勒三世推动下,基辛格指导起草了一份长篇绝密报告,指发达国家越来越依赖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发达国家对他们自然资源的利用。他们要掀起人口爆炸的舆论,让发展中国家主动实行计划生育。” 易富贤指出在基辛格的报告出台后不久,中国导弹控制专家宋健访问欧洲,得到了一些人口控制资料,回国后就专心研究人口控制,并成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总设计师”之一。宋健后来官拜中国国务委员和国家科委主任。 1979年改革开放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4亿美元,这一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与中国签署协议,资助中国5000万美元,用以建立中国的人口学和计划生育组织,并进行首次全国人口普查。在这期间,一位叫段纪宪的学者把中国人口学会筹备组的五位教授请到夏威夷,到他供职的美国东西方人口中心培训,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人口学的权威,而东西方中心的创办人正是洛克菲勒人口理事会的副会长保罗。 尽管早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期间,斯大林就曾要求英美帮助解决中国人口过多这一问题,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它在1953年成立人口理事会,推动联合国在1969年成立人口基金,目标就是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1981年,中国人口学会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成立,其控制理论和思维方式都来自洛克菲勒,易富贤认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等于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属下的一个项目,他们对其每一阶段都心中有数。 30年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两亿多美元,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计划生育学者。中国30年投入的计划生育经费达3000亿,从中央到乡镇设有各级计划生育机构,拥有50万名计生干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生育

大地即将震动

图片
“海水是苦涩的,渔民命中注定要死在海里”。这是意大利名导卢奇诺·维斯孔蒂伯爵1948年拍摄的长故事片《大地即将震动》(La terra trema)中的一句不动声色的旁白。 1948年,维斯孔蒂受命于意大利共产党,前往西西里了解渔民的生活,原准备拍摄一部纪录片,为共产党在1948年的大选造势。维斯孔蒂趁机一了自己的夙愿,他早在1941年就买下了现实主义作家Giovanni Verga的代表作《枸杞树屋》(I Malavoglia)的电影改编权,当他来到西西里岛的Aci Trezza时,发现那里的一切与60多年前的小说中描绘的几乎一样。 出身豪门的维斯孔蒂以极大的兴趣观察和描述了西西里渔民的生活与劳作,并亲自担任影片旁白,对意大利穷人的生活状态和意大利社会加以评判。片中群众演员都只说西西里方言,旁白一开始就点明:意大利语不是穷人的语言。维斯孔蒂口述的旁白兼具诗情及哲理,成为整部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令我印象深刻的旁白有:“人们对不公平及非正义早已麻木不仁”,“饥饿会使人们屈从于不公正”,“一切都是时间问题,就像蛀虫告诉石头,我会在你身上穿一个洞”等等。另外,有些人物对白也挺有意思,如卧床的祖父说:“力量属于后生,智慧属于长者”(Forces les jeuness, Sagesse les vieux),“寻找新事物的人,会找到最糟糕的东西”(Ceux qui cherchent la nouveaute, cherchent les pires)。 整部影片景色灰暗,简陋的渔港外是两座孤零零的三角形小岛屿,在黑漆漆的夜幕中,一排排渔船顶着闪烁的灯光来回穿梭,引诱鱼群入网。晨曦初露,渔民的吆喝声由海面飘上海滩,唤醒每一家的妇人起床做饭。影片还有一段聚焦渔民与鱼贩的冲突,一色儿的群众演员在海滩大摆格斗架势,直到警察赶来才结束了冲突。人类的性恶及穷人无奈的命运,是这部影片的基本细胞。 作为意大利二战后的新写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斯孔蒂起用大批群众演员,在故事发生地原景拍摄。他原计划拍一部三段式的长片,第一部分讲述了渔民的生活,第二部分聚焦农民、剥削与被剥削者的冲突,第三部分是被剥削的矿工团结起来最后获胜的结局。最后,他只完成了第一部分。 《大地即将震动》带给维斯孔蒂既有荣誉也有麻烦,影片获得194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但在意大利国内

加拿大导演执导的中国纪录片 《太极之路》

图片
纪录片《太极之路》是一部由两个颇具分量的合作方完成的举重若轻之作,曾获奥斯卡奖提名的蒙特利尔导演贾尔斯-沃克与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合作完成了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集宗教、文化、体育及海外华人等多种因素于一炉的《太极之路》,在2010年底摘下了第28届意大利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的最佳体育影片奖后,将于4月22日在蒙特利尔上映,令魁北克人有机会透过自己艺术家的眼睛领悟中国道教文化和武当太极文化的精髓。 4月初的一天,在蒙特利尔东区的一栋由旧厂房改建的写字楼里,记者专访了该片的策划露西-特朗布莱女士和第一导演贾尔斯-沃克先生,内容涉及电影故事、选片过程、对中国合作方的认知、拍摄中的感受及下一步拍片计划等问题。 xxx解放军大校与加拿大领养女孩同寻太极 纪录片以41岁的二胡演奏家陈军陷于创作困境,离开喧闹的城市去寻找灵感开场。出生于二胡世家的陈军是中国国宝级艺术家,有“胡琴上的帕格尼尼”之称,被誉为中国“民乐四大天王”,现任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大校军衔。 陈军给妻女写下一张离家的便条后,便离开京城驾车上了湖北武当山,他希望在这中国道教第一山里,与山野灵气沟通,完成他的新作《太极•二胡圣典》。 与此同时,被一魁北克妇女领养了10多年的中国女孩香菱宝,也飞抵北京机场,由一道士引领乘火车到了武当山。香菱宝在蒙特利尔生活多年,后来随着调职北约克大学任教的母亲搬到了多伦多,她在那里找了一家太极馆初学太极。这一次回中国,她想在太极的发源地,寻找自己文化的根。 两位寻找者在武当山不期而遇。 陈军日日行走于云遮雾绕的群山间,试图寻找避世隐居的仙风道骨。独居山巅的钟道长告诉他:“心静了,哪里都会是一片净土”。对于如何对待俗世杂物,钟道长引用老子的话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在一曲笛声之后,钟道长更开示他说:“我一人吹乐,只是给群山听。” 15岁的香菱宝上山后一头扎进了武当太极学院,不懂中文的她靠着苏丹男孩阿哈默德的翻译,很快找到了家的感觉。在这里,老师教她开吸合呼,以达气定神闲之境。在这里,她初尝草药,画阴阳八卦,琢磨书法与道教的关系。 三个月后,即将回加拿大的香菱宝坐在一处突兀的峰巅上,问陈军:“太极是什么样子?”。陈军沉默片刻,回答:“太极,也许

好好活着比痛快地死去更难

图片
牧师Pietro从军用吉普车的后座走下时,另一位替他祷告的牧师轻声说:平静些,不用恐慌。Pietro面不改色地回答:好好活着比痛快地死去更难。 行刑场地是罗马的一处荒地,在其中央安放了一张木椅,Pietro面向椅背坐下,收尸者上前用绳子把他绑在椅子上,祷告的牧师缓步离开他,十多名罗马士兵一字排开,在他身后举枪射击,竟然没有打中要害。指挥官怒骂着士兵走上前来,用手枪抵住Pietro的脑袋,补了一枪。 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在1945年拍摄的《罗马不设防》,被视为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影片获1946年嘎纳电影节大奖,并获奥斯卡提名。 成王败寇的规则,适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电影界也不例外。其实早在1943年,卢奇诺·维斯孔蒂就拍摄了流浪青年与餐馆老板娘合谋杀掉餐馆老板的故事片《惊情》(Ossessione),已经具备了新写实主义电影的一切要素,只是由于被墨索里尼政府列为禁片,并销毁拷贝,使其无法产生应有的影响。 从1943年到1950年,意大利影坛被新写实主义风格主宰,它聚焦意大利穷人及工人阶级在二战后面临的精神及物质上的贫穷和绝望,采用实地拍摄,喜欢使用非专业演员,叙事风格深受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影响。后来,它又催生了法国新浪潮电影,影响波及世界。

格尔登寺何以成为冲突的爆点

图片
格尔登寺正在成为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库。2500名喇嘛蓄积起来的能量有可能在不需要外来火源的情况下自爆,这就意味着,稍有不慎,达兰萨拉也无法控制这里的局势。 美国之音21日报道,中国境外藏人团体说,军警从4月12日开始,封锁了格尔登寺。当地居民担心军警带走僧人,从上星期二开始聚集在格尔登寺外面。BBC报道,达赖喇嘛14日发表声明说,格尔登寺里有2500僧人,已经被中国军队包围了一个月。他们曾一度阻止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进入寺院。达赖喇嘛担心这是大规模拘押藏人喇嘛的前奏。 目前格尔登寺的局势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它一方面令统治者感到难堪,另一方面也挑战达赖喇嘛的智慧,因为一旦事态失控,便会出现大规模流血。西藏喇嘛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念经者,因为达赖喇嘛的流亡,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投身政治。正如流亡政府首席部长桑东仁波切2010年3月告诉北美华文媒体记者采访团,早年达赖喇嘛游说他来工作时说:喇嘛在深山里纯粹念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格尔登寺以与北京政府的严重对立,证明自己在众多藏庙中走得最远,将来流亡藏人要立忠烈祠的话,应该会有格尔登寺的一席之地。 上个月的喇嘛自焚事件是今日严重事态的引子。 3月16日,中国四川藏区阿坝县格尔登寺16岁(这是中国官方的说法,流亡藏人称他20多岁)少年喇嘛彭措(Phuntsog)自焚,据称是“以死铭记拉萨抗议示威事件3周年”。消息传至印度,迅速引发流亡喇嘛们的对北京的新一轮讨伐,僧人们举着他的画像,秉烛游行,彭措已经成为流亡藏人新烈士。 如果照中国官方的说法,08年拉萨发生暴乱时彭措只有13岁,住在距离拉萨2000公里外的四川阿坝,时隔三年,16岁的少年和尚为何产生破戒自焚的冲动?在真相曝光前,流传着有各式各样的猜测。北京提供的解释是,彭措10岁时入寺学经,患有癫痫病。格尔登寺现有喇嘛2500人,为何其他喇嘛没有破戒行为,只有彭措一人引火自焚,莫非是因为只有彭措一人敏感脆弱刚烈。 据英文维基百科Kirti Gompa提供的信息,格尔登寺1472年建寺,藏文名为ཀིརྟི་དགོན་པ།,英文称Gerdeng Monastery,但更多的时候用Kirti Gompa,它位于阿坝县城西北角,海拔高度3200米,是阿坝县内最大的藏庙。 中文百度百科格尔登寺词条则称,该庙建于同治9年(1870年),前身为洞沟寺,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曾

这不是埋葬我们因纽特人的地方

图片
“这里鬼多,地少,还没有动物,这里可不是埋葬我们因纽特人的地方。” 爱斯基摩人迪威说的这里,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魁北克市,当时他刚收养的同族病儿卡奇因肺痨夭折,他自己也大病初愈,正等着小飞机把他带回地处北极圈内的家乡。 实际上,迪威不乐意被人称为爱斯基摩人(Esquimaux),因为这是他们在魁北克北部的敌人、属于印第安人一支的阿尔冈昆人(Algonquins)对他们的贬称,说他们是“吃生肉的人”,迪威不认为自己是茹毛饮血的蛮人,他和他的族人坚称自己是“因纽特人”,意思是“人类”。但无论称呼如何,他们都是蒙古人种的一支,并且是个头最矮的黄色人种。 1952年,猎人迪威因患肺病,被送往魁北克市的一间教会医院。因纽特人的生活环境与人们熟知的加拿大截然不同,那里没有浴缸,没有抽水马桶,没有意大利通心粉,这玩意儿吃以来,让迪威尴尬不已,他渴望的是生鱼片,但却无法表述自己的感受,因为整栋楼都是白人,有人笑话他“爱斯基摩人的妈妈没有教他们怎样吃饭”,好在他对法语一窍不通,笑话者的恶意无法对他施以伤害。 躺在被医疗设备环绕的病床上,他瞪大眼睛琢磨,这些机器能决定他的生死吗。他一闭上眼就拼命地想家,因为被仓促送往医院,他没来得及安排家中的事情,最担心的是,妻儿有足够的肉吃吗?当护士指手画脚地让他明白,治疗需要很长时间,可能一年,也可能两年,这个数字让他两眼顿时无光,浑身不寒而栗。 他决心逃跑,还真的逃过两次。第一次他穿着病号服,走出医院不足百米,便吐血喘息,被赶来的两名修女带回。另一回,他着装整齐,像是要永别的样子,一走就走了4天,最后在森林里的一座荒废的小屋里被人发现,那时他已经神思恍惚,蜷缩在地上,眼里流着眼泪,正咿咿呀呀地唱着因纽特人的小曲:这次我病了,不再是你的朋友了。 第二次出逃的后果是,他被隔离在危重病房,护士嘟嘟囔囔地说:这里离你们家远着呢,你怎么可能走回去。大概觉得自己连家都回不去实在窝囊,迪威决定绝食以求一死,结果是两名护士压住他的左右肩膀,另一名护士强行喂食,因纽特人的猎手才被制服。 这时因纽特人的神给他派来了一个小天使,那是一名叫卡奇的同族孤儿,住进了他隔壁的病房。卡奇会因纽特话,还会法语,虽有教化但依旧满脸天真,让迪威满心欢喜。 有了卡奇的陪伴,迪威的日子变得和顺起来。有一天,护士甚至弄了一盘生鱼片给他吃,这让他大为感动。之后

遥远的西黄寺

图片
进入21世纪,无法在与北京谈判中取得突破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对华人实施新的外围战略,在国际民间层面上展开汉藏对话或汉藏论坛,活动从美国纽约,瑞士日内瓦,到加拿大多伦多,遍及主要西方国家。由于在这些国家,汉藏两族都属客居,这些活动也无定所,一般选择在举办城市的高档酒店内,有时由西藏流亡政府派数名官员参加,有时达赖喇嘛亲自出席。 参加这一轮由达赖喇嘛主导的汉藏交流活动的人,很少有人想到北京的西黄寺。它在今世达赖喇嘛的活动中,没有任何角色,而在300多年前,却是汉藏交流的重要据点。 1652年,在格鲁派从噶举派手中获得西藏统治权之后的第十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率三千官员浩浩荡荡前往北京,与清朝顺治皇帝会晤。根据史料记载,五世达赖在当年12月17日入住专门为他建造的驻锡地西黄寺,直到第二年的2月份,他才辞归西藏。 1779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巴丹益喜率两千余人自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起程,自青海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班禅行宫。1780,班禅六世抵京,驻锡西黄寺讲经弘法,12月2日因患天花在寺内圆寂,享年42岁。1781年春,班禅骨身舍利运回扎什伦布寺。1782年,乾隆皇帝在西黄寺里建造了六世班禅衣冠塔。 据说自此之后,西黄寺成为藏人的驻京办,历世达赖与班禅每隔一年都会派官员来此,蒙古各部来的佛教徒也都在此居住礼佛。 1987年,第十世班禅喇嘛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在此创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将喇嘛传统的经院式教学改为课堂集体教学。西黄寺在2004年创立最高学位“拓然巴”,相当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颁发的“格西拉让巴”,据中国官方资料,这两个最高学位的共同点是辩经考试都是围绕五部大论(《释量论》、《入中观论》、《现观庄严论》、《戒律论》和《俱舍论》),但很重要的不同是:格西拉让巴面对格鲁派僧人,拓然巴属于所有教派。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不知流亡中的达赖喇嘛是否承认这个“拓然巴”学位。 再说西黄寺,成了高级佛学院的这座古寺,长期以来十分清静。但在2010年9月,被达赖喇嘛等流亡藏人称为“伪班禅”的十一世班禅喇嘛,在这里会见了新加坡外交部长杨荣文及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 十一世班禅已非少年,随着他在北京的角色日渐重要,西黄寺是否会成为他在汉地的重要舞台,有待观察。

中国两位80后青年对茉莉花革命的不同看法

图片
2011年,中东年轻人创造了历史,在茉莉花革命的网络阶段和街头运动中,青年们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受到茉莉花革命冲击的中国,政府视年轻人为不稳定的力量,并加以防范,例如北京大学就将全面锁定十类学生,建立会商制度,对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路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和受到违纪处分这十类学生重点控制。 中国年轻人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是否有可能和中东国家的同龄人一样,由网络而街头,促成中国未来的政治变革?两位80后青年对这一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 1988年出生于山西的李禹东曾是中国小有名气的少年作家,读高中时出版了侦探小说和散文集,2010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和政治学系毕业后回国,目前在加拿大和英国游历,他认为在共产党严密控制网络和掌握强大军队的情况下,搞茉莉花革命毫无意义,不但冒生命风险,还会影响中国的发展。况且国内没有多少年轻人了解情况,他自己也是3月份来加拿大后,才知道茉莉花革命的,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忙于谋生,不关心政治。他说:“中国年轻人很实际,就是关心自己明天的出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多半人还没有到‘达’的位置。” 李禹东从英国留学后选择回国,他的发展目标是进入未来中国社会的上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的中国做更多的事情。“总的来说,我对中国社会持乐观态度,中国迟早会有政治变革,只是变革的方式不一样。我认为中国不可能走多党制,多党制会使中国分裂,陷入军阀割据,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李禹东把经常在网络上表达不满的年轻人视为无所事事的愤青,因为“有事情干的年轻人”不会泡在网里。他认为中国并不处于革命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共产党调解各种矛盾提供了可能。他说:“经济增长给了中国政府一个很好的伸缩手段,使得它可以做到哪里有问题就修补哪里,而晚清就如李鸿章形容的北洋水师,是一张浆糊纸,风一吹就倒,因为晚清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修补社会问题。” 198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孔灵犀,08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不认同“中国现在年轻人过分自私、物质化,缺少动力与民主诉求,因此中国民间不具备民主转型的动力”这一说法。他在今年2月发表《燃烧中国青年的埃及梦》一文,指“尽管中国年轻人看似自私、冷漠,但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将让他们迅速选择参与历史变革;瓮安事件就是一个中小学生自发上街并

法国目前风头最劲的导演贾克·欧迪亚

图片
贾克·欧迪亚是法国目前风头最劲的导演,他2008年拍摄的《预言先知》被誉为自《教父》之后最伟大的黑帮电影。 他在2005年以《我心遗忘的节奏》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同年也获得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导演奖,2009年以《预言先知》获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这两部电影与其较早的《见人倒下》(1994年)、《沉默的英雄》(1996年)和《唇语惊魂》(2001年)一起,奠定了他在法国当今影坛的大师地位。 他拍摄最多的是犯罪题材,关注最多的是社会边缘人物、黑帮及不寻常的人物关系。 《预言先知》讲述的是没有文化的阿拉伯青年马立克因袭警被判6年徒刑,孤独地在黑狱中生存和发展的故事。监狱中存在两大势力─科西嘉派和穆斯林派,身为阿拉伯裔的马立克投靠了科西嘉派,成为科西嘉老大的耳目,他利用三次短暂出狱的机会,建立了贩毒集团与监狱里的联系,并完成了科西嘉老大交给的任务,在这过程中,马立克悄悄地建立了自己的帮派,将科西嘉老大甩在一边,到出狱时,已经俨然是一付老大的架势。 贾克·欧迪亚在本片中起用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Tahar Rahim,使之成为法国炙手可热的男星,他在中国导演娄烨2011年完成的影片《母狗》饰演马修一角。

野蛮人是如何炼成的

图片
“要跟他们打,跟他们骂,要拍桌子打板凳满街去喊,让他们不敢再欺负你!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人群的一位智者。 游人看到的是世界表象,艺术家则诱人深入其内部,哪怕是在罗马这样的浪漫都市,艺术家也能把人带入野蛮之地。 意大利导演Ettore Scola在1976年拍摄的《丑陋,肮脏,凶恶》展示了1960年代的罗马贫民窟的生存状况,据说他最初想拍摄一部反应贫民窟生活的纪录片,但对情况的了解使他改变了初衷,拍摄了一户赤贫大家庭古怪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位老男人独眼龙,他窝棚里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住了四代十几个人,干的都是偷鸡摸狗或街头卖身的行当。独眼龙是“富翁”,失去的一只眼睛为他得到了保险公司的大笔赔偿。但财富使他怀疑一切人,并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罗马城郊的这个垃圾山上盛开着恶之花,谩骂、抢劫、斗殴、性暴力甚至枪杀像空气一样弥漫在这里,每个人都浸泡在苦难之中,暴力使他们早已忘却了世间温情,一个个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野蛮人(我想这是如何成为野蛮人的样板故事)。对家人的怀疑使独眼龙夜不能寐,睡觉时被窝里还藏着一把长枪,他时常起夜,巡查自己藏在墙壁里的宝贝。有一次他怀疑东西被人偷了,三更半夜大动干戈,开枪击中了儿子。 这种日子让他疲惫不堪,一个肥胖妓女给了他一些安慰,他把妓女领回家,弄得老婆醋意大发。几天后,老太婆和儿孙们一起为独眼龙弄了一顿毒药大餐。谁知独眼龙大难不死,连滚带爬跑的无影无踪,还在半夜回家一把火烧了自家的窝棚。 这是个现代版的《悲惨世界》,又是一个旧版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它问世时也轰动了世界,在电影公映的1976年,Ettore Scola获得了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2年后,他更成为嘎纳电影节的评委。 50年过去,罗马城市的生活面貌已经大变,要找到垃圾山上的野蛮人群恐怕不易。但野蛮精神依然存在,它在世界各地徘徊,你稍不留意,就会身陷其中,你如果擅长观察,就会发现如何炼成野蛮人的秘密。

组建山寨美军,唐人街混混儿惊动五角大楼

图片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充斥着各色小混混儿,这些天在美国冒出了一个令他们大开眼界的大哥(美国就是与众不同,连混混儿都比其他地方牛逼)。混迹美国南加州华社的北京人邓玉鹏,以组建“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后备军”之壮举 ,把美国五角大楼吓出一身冷汗,这不仅为海外华人蝇营狗苟的故事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海外华人恶行的空间,也给众小混混儿们壮了胆,因为风光一把,即使抓了也就判8年。 4月13日被抓捕的装修工人邓玉鹏私自“设立募兵办事处、颁发军人证、售卖军服,还率领他们操练,穿军服参加官方庆典。” 加州地方法庭副检查司伊格勒西埃斯说:“被告瞄准下手的对象,是一个只懂一点点英语,却抱着希望长久在这里发展的特殊群体。”当地媒体报道说:“51岁的邓玉鹏面对的控状有13条,包括乔装骗取金钱、劳役或财产,以及伪造和售卖假证件。所有罪名一旦成立,他可能判监8年。” “邓司令”索取的费用介于300至450美元。同时,每年更新军人证需交120美元。要升军阶,则需交更多的钱。多位华裔后备役成员透露,当初是通过朋友介绍入会,入会费500元。其中有一对夫妇花了上千元,服装费每人800元,“你想得到更高军衔,交钱就没问题”。 “邓司令”的征兵办设在洛杉矶郊外中国移民聚居的天普市,据联邦调查局出示的照片,办事处布置得似模似样,还展示了一条有陆军官方印章的地毯。另一张照片,则可以看到穿上高级军官制服的邓司令,身边围着20名穿迷彩服的新兵。 主控官说,邓司令还会为新兵举行操练,也给他们带上一些仿制武器参加公开活动,其中一次是在蒙特雷公园举行的市庆游行。此外,邓司令还曾带着这支冒名的全副军装的特种部队后备队,到圣地亚哥参观中途号航空母舰展览馆(U.S.S. Midway Museum)。 骗局曝光是在去年12月,阿罕布拉市一名华裔的士司机在交通违规时向交警出示军人证,因为邓司令说,他发出的军人证,有助于“自家兄弟”网开一面。哪里知道军伍出身的交警,一眼看穿假证件,立即逮捕他。接着,联邦调查局及国防部顺藤摸瓜,找到行骗的邓司令。 邓玉鹏多年前移民赴美,从事装修业,他在唐人街十分活跃,约5年前参与另一个华裔美军志愿后备军组织,最近两年自立山头。

比兽性更诡异凶残的,是人性

图片
意大利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在1957年拍摄的《卡比利亚之夜》,时隔54年在遥远的加拿大,在一个非周末之夜,还能引来满堂观众、赢得满堂喝彩,只能归功于费里尼对人性的深刻揭露。 费里尼妻子茱丽叶塔·玛西纳饰演的妓女卡比利亚,拥有上当受骗的几个必备因素:简单、孤独,渴望浪漫及爱情,又不掩饰自己手中的钱财。这些漏洞被一个个谋财害命者看中,她被一次次地推向深渊。电影以卡比利亚与相识一个月的乔治去一条小河边散步开场,结果被乔治抢走钱包后推入河中,险些淹死,获救于不相识者。短暂痛苦之后,她继续做街头游荡的夜莺,竟然被一大牌男电影明星善待,差点有一夜之情。 卡比利亚生活就这么以时喜时悲的斑斓色彩铺展开来,时空推移,不变的是她的简单和孤独,以及对真实情感的向往。在一次偶然登上马戏舞台被催眠之后,卡比利亚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了以上的精神特质,又被恶魔奥斯卡盯上。 有几个征兆预示着卡比利亚不祥的结局,在奥斯卡求婚后,她去教堂找一信赖的牧师忏悔,不巧牧师外出。卡比利亚变卖了房子,带着所有的积蓄与奥斯卡外出旅游,之前一直没有戴墨镜的他,竟然戴起了墨镜,令其面目透出一种阴森的味道。 影片结尾,卡比利亚又来到另一条河流(谁说人不会两次踏上同一条河流,卡比利亚就再次踏上死亡之河),这是一条在深山峡谷间盘桓的大河,奥斯卡以看日落为名带她来到峭壁,并问她是否会游泳,卡比利亚听罢,惊恐地哀求他不要杀她,并主动把钱包放在奥斯卡脚下,奥斯卡拿起钱包扬长而去,留下卡比利亚伏地痛哭。 千万不要跟你的爱人去河边!你可以和猫狗宠物去走独木桥,但一定要当心伪装成爱人或朋友与你贴近的人,因为他们随时会变成吃人的野兽! 揭示人性比兽性更烈的诡异凶残,是费里尼及《卡比利亚之夜》的不朽之处。全世界的人们为此喝彩,掌声经久不衰。 1958年,《卡比利亚之夜》为费里尼赢得了第二个奥斯卡金像奖。到1993年,他的影片5次获奥斯卡金像奖,他本人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铸造了费里尼勋章。他73岁去世时,意大利为他举行国葬。

小人物之死

图片
事无巨细,我只对深藏于其内部的东西感兴趣。---贝尔纳-埃蒙 1990年11月,76岁的亨利-特科特心脏病发作,猝死在蒙特利尔一条主街的几个垃圾桶之间,因身上没有任何证件,警察难辨其身份。 他被当作无名尸被送往殡仪馆,还差点被被埋进乱坟岗,多亏了常与他聊天的理发师挂念着他,觉得他有日子没露过面了,一路寻来,才揭晓无名尸的身份。 亨利-特科特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简单又孤独,从生到死都在蒙特利尔贫穷的东区,生时轻微得几乎没有留下足迹,死后也差点不见踪影。他以前曾在保龄球馆做过工,喜欢收藏些不值钱的杂物,他整日在街上转悠,认识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全名。 这么一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之死,震动了导演贝尔纳-埃蒙(Bernard Émond),他说服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投资,在第二年开拍纪录片《脚步轻者死无痕》(1992 : Ceux qui ont le pas léger meurent sans laisser de traces)。大名鼎鼎的魁北克独立运动者、名导演皮埃尔-法拉度也加盟进来,为电影旁白,一位魁北克著名女雕塑家为他遗留的水杯破鞋等物件做了雕塑。孤独的生存及孤独的死亡,触动了几位有人道精神的魁北克艺术家,他们用50分钟的纪录片来重建小人物的生活,寻找生命的神圣价值。 到今天,贝尔纳-埃蒙已是加拿大最成功的简约派导演,2011年4月13日晚,他现身魁北克电影资料馆,表白这部20年前的电影使他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家。埃蒙毕业于蒙特利尔大学人类学系,身兼导演和作家,还曾在北极地带为因纽特广播公司(IBC)工作过,后来他写了原住民生活的剧本《活着需要些什么》,获得2008年加拿大法语电影最佳编剧奖。 拍完亨利-特科特之死,贝尔纳-埃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电影风格:史诗般的视野,坚定且贴切的叙述方式。近些年,他导演了基督教美德三部曲:《诺维娜》(2005年),《反对希望》(2007年)和《募捐》(2009),聚焦当今世人久违了的精神特性。埃蒙追求超现实的目标,那是一种比现实世界更久远的东西,他用自己的宁静冥想对抗当今文化。

米勒斯公园里的郭沫若笔墨

图片
12月15日晚10点半乘火车从挪威到达斯德哥尔摩,在雪夜里寻得住处,与奥斯陆相比,这里感觉温暖不少。 第二天上午,前往计划中的第一个景点,利丁岛上的米勒斯花园。这是一个暴风雪后的早晨,我乘地铁转公车,来到这岛外之岛。由于游人稀少,我踏着冰雪进门时,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 瑞典人米勒斯(Carl Milles )曾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助手。22岁时,他本计划去智利开办一所体操学校(他日后的雕塑还留有体操技巧的痕迹),经过巴黎时,改变了主意,他留在这里学习艺术,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工作,并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名气。1906年,31岁的他携妻回到斯德哥尔摩,买下了利丁岛上的一处物业,花了两年时间建成了集住所与工作室于一身的米勒斯花园(Millesgarden)。 1917年,米勒斯对自己发难。他越看越觉得自己的作品不顺眼,竟没有一件合乎心意,便和儿子一起花了三天毁了所有的雕塑。不破不立,此后他确立了米勒斯风格:从异想天开到宗教般的虔诚。 1931年,55岁的米勒斯前往美国底特律附近的一座小城Bloomfield Hills,为出版家George Gough Booth 家族雕塑了20年,创作了近百个喷泉雕塑。尽管赞誉者众,但众口难调,至少有一位底特律议员就抨击其雕塑过于猥亵。 1945年米勒斯加入美国国籍,早在1936年他就把米勒斯花园捐给了瑞典政府。 1951年,76岁的米勒斯落叶归根,回到斯德哥尔摩,米勒斯花园成了他的夏宫。1955年,米勒斯去世,埋葬于花园内。为此还特获国王恩准,破了瑞典人死后只能埋在墓地里的戒律。 米勒斯去世后,花园被瑞典政府辟为博物馆,专门收藏了他的作品,并沿石坡拓建成公园,面向大海,俯瞰斯德哥尔摩。户外的大型雕塑原本散落在满园的喷泉和鲜花之间,我去时,这里是一片雪国,冰雪覆盖在雕像上,其面目恐怕连米勒斯自己也无法辩认。 在冰封的空气中,立于高耸石柱上的雕塑,尽显天马行空之势和巨掌拨云之力,难怪人称米勒斯有“爽朗高旷”的意境。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中国现代历史奇人郭沫若竟然三次造访此地,并留下笔墨手迹,挂在花园尽头一所小屋内的楼梯口,在这全然陌生的西域小镇上,方块字十分扎眼。想必郭沫若对米勒斯的雕塑也是情有独钟,不知他有没有向毛头交代过自己喜爱的这位瑞典文化名人。 有趣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题词人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文化二霸主地位,其笔墨已经开始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