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加拿大采取谨慎的印太政策

什么样的亚洲政策才能使加拿大在未来获得最大利益?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PF)三名高级研究员近来连续撰文,主张对美国倡导的印太战略持谨慎态度,改变以中国为主的亚洲战略,采取多元化的亚洲政策,特别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1984年成立的亚太基金会是专门研究与亚洲关系的独立智库,每年三月底向加拿大外交部呈交年度报告并转呈国会各部门,辅佐联邦政府制定亚洲政策。2月17日基金会研究副总裁杰夫·里夫斯(Jeff Reeves)和高级研究员蒂娜·霍顿(Deanna Horton)联名在加拿大国际理事会(CIC)网站撰文《为什么加拿大应谨慎对待印太地区》,从去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入手,认为“有关印度在经济或政治上融入亚太的猜测为时过早”,“印度在没有充分利用南亚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要想成功地与亚洲较发达经济体相提并论,距离还很远”,并“质疑华盛顿、堪培拉和东京驱动的将亚太更名为印太的必要性”。


杰夫·里夫斯曾担任美国陆军战争学院亚洲研究主任,蒂娜·霍顿是前加拿大驻越南大使,曾参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他们认为“RCEP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是因为它在不同的亚太经济体之间建立了更深层次的关系,总体上排除了美国和欧盟等区域外国家,表明亚太国家正在排除美国的情况下在亚太地区层面进行经济整合”,“其次,RCEP在设计上并没有排除印度,但新德里选择将保护主义置于与其他RCEP谈判国的经济一体化之上,尽管它将来可能加入,但鉴于印度对RCEP的不安以及亚太各国在没有新德里的情况下继续前进的意愿,都暗示着有关印度在经济或政治上融入亚太的猜测为时过早”,“第三,RCEP进一步确立了由十国组成的东盟(ASEAN)作为亚太地区经济重心和主导政治力量的地位”,“第四,RCEP表明经济关系胜过所有亚太国家对安全的关切,尽管其中作为美国亲密盟友的澳大利亚和日本被与中国的安全关系困扰。RCEP证明西方对中国经济‘恶巫’(boogeyman)的评论并没有转化为亚太各国政府或公众的情绪,在被问及亚太地区是否更需要中国时,其他14个国家都以加入RCEP的方式做了毫不含糊的积极回应”。


文章认为“自2018年以来,美、日、澳、印倡导超级印太地区,表面上是为了反映亚洲、中东和非洲之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实质上是由美日制定的遏制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安全战略。然而,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清楚地表明,经济整合正在东亚和东南亚进行,而不是在印太,因此无法支持这一战略地理调整”。“除澳大利亚和日本外,区域内几乎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把印度洋国家扩大到经济联盟中。诚然,印度具有亚太地区产品的消费潜力,但除此之外,人们对印度经济与亚太其他经济体的互补性无感”。两人最后强调“加拿大政府和企业如果想在亚洲获得最大利益,就需要仔细评估印太战略的风险和收益,同时注意到东盟主导的RCEP将令亚洲经济和战略格局发生巨变”。


去年11月18日,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杰出研究员休·斯蒂芬斯(Hugh Stephens)也在加拿大国际理事会(CIC)网站撰文,指加拿大“必须使在印太地区的关系多样化,以避免对中国的过度依赖或陷入美国小伙伴的角色”,“加拿大需要改变以中国为主的亚洲经济和政治战略”,“令加拿大亚洲贸易多元化最明显的手段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CPTPP)”,加拿大要推动扩大CPTPP,接纳印度尼西亚、泰国、台湾、菲律宾和韩国,因为“扩大的CPTPP能抵消美中贸易战的大部分负面影响,并为加拿大提供强大平台,制定多元化的印太战略”。“渥太华应继续加强与东盟的对话机制,加快与东盟的贸易谈判,在与日本良好关系的基础上,促进与韩国的贸易协定,努力充实与印度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与台湾的合作,支持台湾加入CPTPP”。


曾出任加拿大驻台湾代表的休·斯蒂芬斯主张“加拿大的印太多元化战略的核心是与拥有相同民主价值观的中等国家发展关系,这既不意味着忽视与美国的最重要关系,也不意味着成为美国主导的、着重于海洋和军事安全问题的印太战略的自动的初级合作伙伴。同样也不意味着拒绝与中国打交道,因为中国永远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找到与中国有共同点的领域(如气候变化)对加拿大有利。日本和东盟寻求与中国合作并把中国纳入印度-太平洋框架的构想,加强了该地区开放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并欢迎美国继续存在,这为加拿大提供了潜在的行为空间”。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