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节里感知世界

2015年8月27日至9月7日,第3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共放映了400多部长短剧情片和纪录片,虽然凭记者证可以自由出入放映厅,但充其量也只能看四五十部片子,其余的只能遗漏了,可谓是盲人摸象,无人能悉数看完。

于是,看片时就颇为珍惜,每每结束就在微信上记录匆匆几笔,待电影节结束,把这些话凑起来,放在博客里,以作备忘。

遇见达尼•拉费耶:这位法兰西学院的不朽者就这么孤独地坐在街边,我问他你现在住巴黎吧?他调皮地回答说:我就在你对面。他这次回蒙特利尔,是作为39届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的首席评委,六位评委中有两位墨西哥导演,其中Luis Urquiza 曾在去年见过,当时我预先恭喜他的《完美服从》可能获最高奖,后来果真如此。

羊皮筏子:有两类导演,一类讨好观众,一类讨好电影节,李济德属于后者,他称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哭恋》入围了北京和上海的国际电影节,第二部《羊皮筏子》在国内还没上映,便直奔蒙特利尔电影节而来,该片以陕甘宁方言讲述黄河摆渡工具羊皮筏子受现代交通冲击,转型为旅游项目的故事。石山峭壁黄水激流,让人领略黄河凄凉突兀的景致。片中人物粗糙,语言格式化,村中年轻人说话也全是“要发展新生力量”之类的官话,十足败笔。

还原一个活的哈维尔:捷克与法国合拍的最新纪录片《自由人哈维尔》(ZIVOT PODLE VÀCLAVA HAVLA / VÀCLAV HAVEL – LIVING IN FREEDOM)还原了四年前去世的捷克前艺术家、异见人士、政治家的生平,从富家子弟到剧作家,从反抗极权的自由战士到屡进监狱的囚徒,后来更成为第十任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第一任捷克总统。他是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是吉普赛性格的艺人,是追求自由的战士。

和洋人一起看东方故事:《抱养奇缘》(ADOPT)有中国人黑暗的人性,被遗弃的女孩在抱养的妈妈病逝后,被寄养在姨妈家,饱受折磨,被驱赶、饿饭、露宿街头、被烧毁大学录取通知书,弄得我邻座洋老太太直抹眼泪。但中国电影奇葩在于,最后皆大欢喜,一片和谐。中国人和稀泥的本事真大!难怪百度介绍该片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电影。走出拉丁影院,在啤酒屋要了一杯啤酒,听听歌手的演唱,还是这种感觉更加真实。

关注田蒙:杭州金诚集团是首家 赞助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中国企业,它还向电影节隆重推荐了《既然青春留不住》,这是一部说人话讲真情的中国电影,这种风格得益于导演田蒙,以拍广告片见 长的田蒙,三年前开拍剧情片就展现了他会讲故事的天赋,首部(倔强萝卜)被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出看好,并出任监制,第二部剧情片(既然青春留不住)被身为 资深移民的我看好,在此推荐,想知中国人的生活,就看田蒙电影。

混血狼图腾: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蒙特利尔电影节再度宣布《狼图腾》 已被中国选派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他还开玩笑说片中的狼群已获加拿大护照,现都生活在加拿大。电影《狼图腾》混血得厉害,除导演外,制片、编剧、摄 影、配乐、剪辑都有洋人参与。驯兽师安德鲁·辛普森生长于苏格兰,后移民加拿大,他为拍摄饲养了30多只狼,从狼群幼年到壮年,他每天都和它们在一起。在 拍摄结束后,这些狼被带回加拿大,放养在卡尔加里附近的洛矶山脉里。


玛尼堆:尼泊尔导演Rajan Kathet的《金山》(Serdhak)是本届蒙特利尔电影节唯一的藏语片,讲述知识青年回乡面对的困惑,村里人大半去了美国,留下的守着亘古不变的劳作。印度和尼泊尔藏人把移民西方视为梦想,他们的二代在那里大有作为,例如现任西藏流亡政府总理出自哈佛,外交部长来自蒙特利尔。藏人有用各种石头摆放玛尼堆的传统,那既是祈祷与祝福,也是藏人平衡术的体现,反映了藏人摆平各种矛盾(石头)以达制高点的心理素质。

审查制度:导演忻钰坤的《殡棺》(BINGUAN )被北大教授戴锦华称为“说人话办人 事儿的电影,观众却在电影院看不到”。这部剧情简单但结构复杂的电影讲述了一起误杀后的棺材谜案,但只因片名就被扣押了一年,足可见中国审查制度之严苛,直到改名为《心迷宫》(DEEP IN THE HEART)才获准出生,同时被修改的还有影片结尾,加上了善恶有报的字幕,审查官是要麻痹中国人,误以为坏人都进局子里去了,街上走的全是良民。好在洋人看不懂汉字,也不知该片被审查的故事,他们傻乎乎地为这部片子鼓掌,全然不知它在中国的命运。

俄罗斯电影:《通往柏林之路》(DOROGA NA BERLIN / ON THE ROAD TO BERLIN)是今年最新的俄罗斯战争片,讲述一名通讯中尉因未能向战场送达急件而被判处枪决,被一名文盲士兵押送刑场的曲折故事,因德军突袭,两人一起流窜,一起救援飞行员,一起被编入新的连队作战,一起荣获红星勋章,但士兵始终不忘使命,在把中尉押回司令部途中被德军打死,中尉只得一人回到军中,一直攻打到柏林,并重新晋升军官。每看一部俄罗斯电影,就像听了 一首俄罗斯忧伤的民歌,2013年,看讲述苏军军官妻子复杂婚姻关系的《伊万,埃米尔的儿子》一片时也有同感。

荣约翰:1995年死于瑞典新纳粹分子暴力的14岁少年John Hron引起该国极大震撼,当时新纳粹主义抬头,不时传出光头党杀人事件,但政府、警察反应滞后,公立学校里光头党势力泛滥,甚至挂起纳粹旗,打架斗殴如家常便饭,如果不是刚刚获得全国皮划艇季军的少年荣约翰被打死,政府及警察的麻木还不知要持续多久。荣约翰之死激起全国反响,人们举行烛光悼念, 第二年设立和平奖章纪念他,2015年瑞典拍摄故事片《荣约翰》,导演是事件发生时年仅13岁的Jon Pettersson,他在放映前表示“此片只为唤醒记忆,而非要评判个人”。作为导演,他想从小人物的命运着手,关注人群的大命运。此片令人慨叹一个孤胆英雄周围总有一帮懦夫、恶棍和帮凶。


卡尔泽曼:捷克电影大师Karel Zeman出现电影节大师回顾单元,令当代人得以重温其1958年的名作《毁灭性发明》(VYNÀLEZ ZKÀZY / INVENTION FOR DESTRUCTION)。泽曼在法国开始绘画,回国后从事动画片制作。这部名作就是根据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作品改编。去年曾看一部介绍东欧漫画家在共产党统治时期被流放的纪录片。泽曼的经历没那么惨,他一直被共产党捧在手中,1980年生日时还被共产党授予国家勋章。在1989年共产党倒台前数月,泽曼辞世。泽曼的电影给人以优雅浪漫的印象,1950年代共产党国家还没有后来遍布社会的戾气,那时泽曼的创造力还没有被扼杀。

旅游意味着等待:一个芬兰高富帅哥在酒店偶遇法国美女,于是有了一夜情,天明后发现一直装聋作哑不懂英语的法国女子说一口流利英语,她不但年龄不小,还是一位拉拉,不过芬兰高富帅也不损失什么,他已是一位有着女儿的单身爸爸,两人继续假戏真做,一起逛立陶宛的老街,一起参加商业活动。女郎感慨旅游意味着等待,男人感慨一生用于工作的时间远远多于倾听自己的情感。这是芬兰和立陶宛合拍的电影《两晚到天明》(2 NIGHTS TILL MORNING)的主题。 45岁的蒙特利尔女演员Marie-Josée Croze在片中出演与高富帅偷情的法国拉拉,2003年她以魁北克电影《野蛮入侵》获戛纳电影节影后,该片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穆罕默德:走进影院,就发现大厅和扶梯上有很多戴头巾的女人,这已是本片加映的第三场,和这么多戴头巾的观众一起看电影是难得的体验。《穆罕默德》(MUHAMMAD)是伊朗名导马吉德·马吉迪(Majid Majidi)的最新巨作,以4千万美元投资创伊朗有史以来最高价电影,该片摄影是曾以《末代皇帝》等三次摘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意大利大师维托里奥·斯 托拉罗。由于伊朗及伊斯兰国的缘故,这部影片一出生就有争议,相信世界很多国家的观众无缘此片。它的全球首映是在蒙特利尔电影节8月27日的开幕式上,一 票难求,其后三场也爆满。在这部展现先知自幼年到少年人性、爱及友情的三小时电影中,穆罕默德始终没有露脸,他总是长发披面,遮盖住神圣的面容。也难怪,先知这么重 的角色,放在任何一个凡人身上也难以承受,干脆导演就不让他露脸了。

滇缅公路:1938年修建的滇缅公路被称为中国的第二长城,那可不是共军的功劳,而是国军所为。导演王艺今年的新作《情比山高》还原了开山筑路的艰难过程,年轻的国民政府职员王俊荣深入阿瓦人的雷公寨与汉人的地母寨做说服工作,最终使山民们同意公路经过他们要“沐浴更衣三叩九拜”才能进入的五山六江,破神山和神林而过。主演寇世勋和王柏杰来自台湾,为本片添加了真实的民国色彩。中国人的历史太黑太混,要还原真相,需要一丝丝地努力,本片就是一例,以此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惊世骇俗的爱森斯坦:荷兰墨西哥芬兰和比利时四国合拍的《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EISENSTEIN IN GUANAJUATO)给世人提供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电影大师的形象,这部电影可能在中国无法播放,连英国影评家大卫罗宾逊也认为这部具有后现代主义华丽风格的传记片有太多想象及太过色情,如何面对他夫人及朋友。本片使人更立体地了解集“电影大师、犹太人、麻烦制造者和革命者”于一身的爱森斯坦。

王兵的弟子邢健:不知他俩是否真的有师徒关系,比王兵年轻17岁的沈阳人邢健2015年拍摄的第一部剧情片也是默片,一如王兵数年前的《无名的人》。这次入围蒙特利尔电影节角逐美洲大奖的《冬》,请79岁的哑剧大师王德顺在冰天雪地里主演,愣是在70多分钟的片子里没有一句话。一位特别欣赏王兵的魁北克女人兴奋地给《冬》点赞,认为可以得大奖。

法国最大的犹太人集中营:巴黎东北郊的汤希集中营从1941至1944年间共关押67400犹太人,其中67000人后被直接转往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战后统计汤希集中营共有1542人存活下来。这个巨大的集中营在战后被改为解困房,至今居住着巴黎最穷困的弱势人群。法国记者Sabrina Van Tassel拍摄纪录片《沉默的四壁》(LA CITÉ MUETTE)追踪汤希存活者及其后代,除对纳粹的控诉外,还有人对当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敌意耿耿于怀,有人骂被关押在汤希集中营 的人是“肮脏的犹太人”,法国政界对汤希集中营的态度也值得关注,现任总统奥朗德是首位到访汤希集中营的法国总统。

一月浴血:1990年 1月,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首府巴库发生军队镇压民众事件,拉开了阿塞拜疆争取独立运动的序幕,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独立的14个国家中,阿塞拜疆第九 个获得独立,时间是1991年8月。该国最新大片《一月浴血》(QANLI YANVAR / BLOODY JANUARY)讲述了巴库一家权贵家庭两兄弟在冲突中的故事,哥哥是克格勃头目,弟弟是独立军头目,最后哥哥为掩护弟弟逃跑被苏军打死。今天下午是该片全球首映,大使到场,每位观众获得一盒爆米花,嘿嘿,这个穆斯林国家的人还真大方。必须指出的是,该片母亲一角扮演者不舍得做出牺牲,扮相太嫩,给人感觉是大儿子的小情人。

哈哈,中 国人:无论褒贬,中国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话题。意大利电影喜欢拿中国人说事,在《幸福140》中,意大利富人们说起与中国人的现金交易,每提中国人的名字总是大笑,那人叫楚笨,楚笨,哈哈!在《有时多云》(TEMPO INSTABILE...CON PROBABILI SCHIARITE)里,意外发现石油的意大利人说起工人问题,总说那招中国人好了,他们既无责任也无义务!同样在意大利电影里,日本则令人向往,那里有陶醉人的动漫,有打抱不平的侠客!最近在魁北克,中国人也成为大话题,今年本省最贵的豪宅,被一个姚姓无业中国人用一千多万加元现金买下,洋媒体深挖三尺,发现这个神秘的中国人还另有两套豪宅,神秘呵!


只有这个没有毛:在葡萄牙超级搞笑片(Capitao Falcao)里,关于如何识别共产党有句笑话,那就是“闻他们的气味,一般来说他们没有优雅的味道,况且他们都有毛”。影片一张张展示马恩列斯毛的照 片,轮到毛泽东时,上校脱口而出“只有毛没有毛”。太搞笑了!这部电影还让世人知道有一位华裔在电影圈混,名字叫David Chan Cordeiro,是葡中混血。


唢呐骡子Mariachi马:国际电影节也是各民族命运的展场,骡子和马都在此遛遛。吴天明死前最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讲的是中国民族音乐唢呐在西方音乐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窘况。墨西哥电影《唱完就走》(UNA ULTIMA Y NOS VAMOS)反映的是同样的西风吹佛下的墨西哥街头歌手 (Mariachi),摇滚乐诱惑着年轻人,但街头歌手仍有极强的生命力,每年全国大赛不仅电视直播,也吸引着各国游客,街头歌手早已是墨西哥的国家级名 片。在中国,奄奄一息的唢呐骡子不如,唢呐手被人追打,被贬为“剃头的、唱戏的、乌里哇啦送葬的,有啥出息?”,而墨西哥的街头歌手却是一匹人见人爱的骏马。

住澳门的葡萄牙女记者:Patricia Neves 制作的《核帝国》是本届电影节纪录片单元51部纪录片中唯一来自中华地区的影片,她纪录了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辐射的情 况,Patricia不愧受欧洲教育,居小小半岛而不受局限,全片是日文。


库尔德人武装:纪录片导演Çayan Demirel 和Ertuğrul Mavioğlu 深入土耳其东南部的巴库山区,拍摄反映游击队生活的纪录片《巴库》(BAKUR / NORTH)。在崇山峻岭间,游击队的踪迹随处可见,他们有烈士陵园,有年轻 人源源不断地离开山村投奔而来。他们还有监狱,关押敌人派来的奸细或自己内部的变节分子。女性在游击队中占有相当比重,她们自豪地认为“女人更善于建立自 由及公平的体制”。不过,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库尔德武装更多地实施自杀袭击,其中大多数是女战士。

北极熊不吃这个岛:巴伦支堡位于挪威北极区里的冷岸群岛,俄国公司和工人在此开采煤矿建立家园,时间长达一百年,但两国没有发生领土纠纷,它依旧是挪威国土。2012年元旦,俄国导演 Ivan Tverdovskiy率队上岛拍摄了纪录片《共产主义小岛》(GRUMANT: OSTROV KOMMUNIZMA),令人一睹这个漫天飞雪,北极光如鬼魅巡游的极北世界。

暮年困境:这部获得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墨西哥电影也来了,加上获得北京电影节最佳导演的《狼图腾》导演法国阿诺,北京电影节的重点人物和片子都来 了蒙特利尔。世人越来越知道墨西哥导演会说故事,去年前年连续两年墨西哥导演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暮年困境》(EL COMIENZO DEL TIEMPO)的年轻导演Bernardo Arellano还处于成长期,值得关注。

站不住脚的细节:美国正在兴起古巴热,电影业也不例外。在哈瓦那大学学习电影的 Guillermo Ivàn Duenas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工作多年后,定居纽约并开始执导电影。今晚他的《哈瓦那时刻》(UN INSTANTE EN LA HABANA)全球首映,该片讲述5岁随母乘船逃到纽约的卡洛斯23年后重 回哈瓦那看望哥哥马塞洛,卡洛斯不仅不会半句西班牙语,甚至不承认过去的名字,只称自己是查理。要知道纽约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一个纽约城,半城墨西哥人, 那里西班牙语盛行,连纯美国人都能操西班牙语,何况一个从古巴逃来的难民。细节的虚假彻底摧毁了该片。美国有些烂片假的可以,以前在纽约时看过一部讲纽约 拉丁非法移民的电影,一个天天蹲着街角找零活的黑户,竟然租了一套两房一厅,一个月房租抵他半年的工钱。

富商与妓女:匈牙利导演 Attila Szasz根据101年前发生在布达佩斯的一起杀人抛尸案改编的电影《半个上流社会》(FÉLVILÁG / DEMIMONDE),在我看来是本届电影节美洲大奖的夺冠热门。本片讲述富商与高级妓女的情感纠葛,三个女人两个男人,其中小女佣的扮演者Laura Dobrosi是绝世美人,她曾是匈牙利童星,现在还在大学修读国际关系专业。


越南风情:《夏恋之外的故事》也即《大爸小爸和其他》(CHA VÀ CON VÀ)是今年入围柏林电影节的越南电影,法国人和德国人负责其剪辑和音乐部分,编导由39岁的越南人Di Phan Dang一肩挑,影片风格写实,爱情、暴力与犯罪加上水乡风情,魅力十足。

波兰复国:波兰亡国123年,缺席了整个19世纪,到一次大战后的1918年方得以复国。41岁的波兰导演Lukasz Barczyk把这段复国历史拍成了末日妖孽决斗的故事,如王林大师般的术士主导了独立运动,片名也稀奇古怪,叫《西班牙流感》(HISZPANKA / INFLUENCE),难怪它问世后评论两级, 有人恨之入骨,有人奉之为极品,赞不绝口。


斯大林的小老乡:自格鲁吉亚移民纽约的David Datuna刚来时因钓鱼吃过几次警察的罚单,不过他报上的都是老乡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David Datuna在故乡时梦想成为艺术家,艺术家的本质是自由,但苏联无法给他自由,于是他跟着母亲投奔了美国。现在他是享誉全球的装置艺术家,他的新作品 (美国肖像)必须用谷歌眼镜才能探究其四维空间的艺术魅力,而眼镜的使用源于他在纽约第一份工作经历:曾在一家眼镜店打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