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印太经济框架再令加拿大焦虑

去年11月中旬,印太经济框架(IPEF)谈判达成首份成果,签署了《供应链弹性协议》,印太14国将在关键部门和关键商品的供应链上合作。被排除在外的中国立即架起擂台,当月底连续4天召开有55个国家和地区515家企业参加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受刺激的不仅是北京,同处印太地区的加拿大因未能加入这一框架而再次焦虑。


加拿大广播公司指“加拿大在美国主导的新贸易倡议中被边缘化”,由14 个贸易伙伴组成的集团达成有关供应链保护、降低碳排放和打击腐败的协议,并承诺未来有更多合作。加拿大商业委员会主席戈尔迪·海德(Goldy Hyder)对此感到遗憾,他赞扬“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通过更务实的做法,比加拿大更多地参与了国际谈判,更好地服务于本国利益”。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伍凤仪称“如果印太经济框架有接纳新成员加入的流程,相信加拿大将成为第一个”,并表示“我们正在做这项工作”,相信“所有成员都会支持加拿大参与”。


但这并非是加拿大首次表示想要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早在2022年10月加拿大外交部长赵美兰就在渥太华宣布“加拿大将寻求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同场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表示支持,并称“将在未来几个月就加拿大的申请与其他成员磋商”。但一年多过去了,这个被白宫称为“开放平台并公开邀请他国加入”的经济框架并没有接纳加拿大。


戈尔迪·海德认为“把我们排除在重要的印太经济框架之外,表明美国不希望我们参与其中,也不希望墨西哥参与,这令人不安”。加拿大《国会山时报》年底撰文《加拿大缺席印太经济框架的教训》,提醒加拿大“与其担心不在美国领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内,更应担心即将到来的北美贸易协定审查和潜在的重新谈判”。戈尔迪·海德怀疑“尽管加拿大从美国的重新接触(尤其是与中国的接触)政策中获益,但促进加拿大在亚洲的经济成功,对美国来说可能没有战略利益”。麦克唐纳·劳里埃研究所 (MLI) 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纳吉 (Stephen Nagy) 早在2022年6月也撰文指“缺席印太经济框架让加拿大成为局外人”,“意味着加拿大没有发言权,最终会屈从于他人制定的规则”。


加拿大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今年的主席国,尽管加拿大印太事务特使伊恩·麦凯称赞它比“其他不具约束力、几乎自愿的协议”“更具吸引力”,但印太经济框架还是令一些加拿大人着迷,因为里面“有加拿大努力想要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以及以保护主义出名的印度”。《印太经济框架供应链弹性协议》包含的关键矿产对话,也可能会吃掉加拿大的午餐,因为向世界提供从化石燃料向电动和氢电池过渡的最强劲新兴产品是加拿大的经济支柱之一。但加拿大驻美国大使克尔斯滕·希尔曼 (Kirsten Hillman) 认为“加拿大是美国关键矿产的顶级供应链合作伙伴,不会失去在国际对话中的领先地位”。


《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政府因川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设计的替代方案,旨在“为21世纪经济书写新规则”,2022年5月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和斐济等14个占世界GDP 40%的国家正式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多边谈判,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称其主导的供应链、气候转型和反腐败三大支柱谈判已取得实质进展,只是贸易支柱“尚有未解决的问题”。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周永康自辩书的一处硬伤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