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人的约会只在空中


周幼康离开美国之音是在2005年9月,几个月之后,我到美国做记者,几次去华盛顿,心里想着这是周幼康工作过的地方,但始终没有去拜访。

第一次知道周幼康的名字,是在大陆上初中时,那时美国之音还是敌台,我还是个喜欢看天的孩子,夜深了,回到屋里,用小收音机继续搜索天空,不经意间,找到了周幼康。那时的《时事经纬》节目,常有他的报道和主持,一字一顿咬字清晰,嗓音还有些特别。

后来自己也在大陆干起了电台新闻,天天忙碌于采访撰稿和主持每天的新闻节目,周幼康这个名字反倒是日渐淡漠。直到1996年11月,广东珠海举办首届中国航展,那天有一个新闻发布会,在记者提问环节,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个子老头站起来提问,自报家门是美国之音的周幼康,三个字一出,令我顿时有受到雷击之感。

发布会后,我找到周幼康,告诉他自己儿时对他的想象。小老头儿特别和蔼,几句话聊下来,发现竟然是江西老乡。当天我随着他去他租住的酒店,在他的房间里,静悄悄地旁听他给美国之音总部发回报道。记得他用的是两台砖头大的录音机,联线之后编辑录音,并现场用电话讲述自己的报道文字。那天,他还对我进行了采访,记得开场白是“我在中国广东珠海,遇见了一位电台同行,想请问他...”

当时在广东,电视对电台冲击的很猛,不少人跳槽去干电视,我问周幼康在美国情况如何?他说有过同样的阶段,但汽车工业挽救了电台。

那次分别时,周幼康说如果我去美国,可以去找他。现在我们居住在北美的不同城市,我也做起了对华广播的工作,如果有机会能和广播界的老前辈周幼康见面固然好,但如果情况不许可,对广播人来讲,另一种更好的约会是在空中。

今天,听到美国之音开播70周年的纪念节目,有几集对已经退休的周幼康专访,细听下来,其亲切之感远胜于找到他,在一个中餐馆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东拉西扯的感觉。

附美国之音对广播前辈周幼康的访谈:

2011年 12月 05日 周幼康:开创中文部新闻采访先河 记者: 吴心欣 | 华盛顿

对年纪较大的中国听众来说,周幼康的名字是美国之音中文报导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他长达38年在美国之音中文部工作的过程中,周幼康始终从事记者工作。在那些信息封闭的岁月中,他为中国听众打开了 一个全新的世界,赢得了无数听众的心。

周幼康1959年开始在台湾警察广播电台当记者,但是他一直久仰美国之音大名,把到美国之音工作当成毕生工作的最高目标。1964年,周幼康应聘到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工作,主持中文部工作,开始间接为美国之音中文部工作,其稿件及制作节目经常为中文部所采用。后中文部在香港招聘,周幼康成功被录取,从1967 年7月1号开始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中文部正式工作。

*自己争取采访机会,第一个采访:蒋经国*

不过,周幼康开始工作后觉得很失望,因为当时中文部还是一个以翻译美国之音英文部英文稿件为主的机构,每个工作人员每天的任务就是翻译几篇英文稿件,他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不久,机会来了,时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蒋经国应美国总统约翰逊的邀请,到美国访问。

周幼康回忆说:“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知道他在national airport(国家机场),我当时就拿起录音机,没有跟任何人请示,就去了。我就在机场访问蒋经国,我是唯一一个在机场访问他的,除了一个台湾记者,就我一个美国记者,那时蒋经国先生很诧异。回来以后,我很高兴,立刻剪接,做了一个带子,放到当时中文部副主任George Gao的桌上,他很诧异,问我说,我们没有派你去啊。我告诉他,作为一个记者,这是我的本分。”

这是周幼康到中文部工作后争取到的第一个采访,他发现,虽然没人夸奖他的工作,但是也没人阻止,他觉得这是可行的,从此就展开了长达38年的采访生涯。周幼康说:“(不管是在华盛顿工作,)还是 1993到1997派驻香港,每天没有断过采访,不仅在香港采访,还到中国大陆去做采访。我走遍大陆各地,访问各色人等,慢慢使美国之音中文部从翻译进入一个采访的过程。”

*第一个现场直播:阿波罗发射*

周幼康很骄傲地说:“如果说我对中文部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我开创了采访的先河,引导中文部渐渐重视采访,而且知道怎么采访才重要,才发展到今天。”

周幼康在总结自己长达46年的广播记者生涯时表示,做广播最重要的是两条路:实时实地采访和现场直播。周幼康做过很多现场直播,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美国之音中文部的第一次现场直播。他说:“1969年正好碰上阿波罗发射,我们有一个很资深的工作人员叫Carl Li,是黎元洪的孙子,他找我一起做阿波罗发射的实况转播,他在佛罗里达现场广播室报导天上的事情,我在美国之音的广播室报导地面的事情,当场是通过耳朵听(英文)广播再看电视,然后(对大陆)进行直播。”

*香港回归前的意外事故*

在漫长的记者生涯中,周幼康始终把在第一线报导新闻事件当成神圣的职责和任务。1997年4月19号晚上,在香港回归中国的两个多月前,正在香港担任中文部驻港记者的周幼康突然接到在美国的女儿的电话,他被告知小儿子在美国出了大车祸,其中一个同伴当场丧命,小儿子七窍流血,命在旦夕。周幼康问女儿,儿子还能坚持三两天吗?女儿说,应该可以。周幼康告诉女儿:两天以后我就回去。

为什么呢?周幼康说:“因为两天以后,正是第一批解放军要进驻香港,当时离香港回归还有70多天,解放军进城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因为回归以前解放军进驻就等于是象征着主权的建立,是天大的新闻。我认为,这事情太重要了,所以两天后,我去做采访,发完报导立刻上飞机飞回美国。”

在14年后的今天,当周幼康在他位于华盛顿郊区的寓所里,悠闲地喝着台湾高山茶向记者讲述这个故事时,记者还能感受到当时周幼康经历的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对此,周幼康只是淡淡地解释:“我总觉得这就是一个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



2011年 12月 05日
周幼康:1991年独家采访张学良引强烈反响
记者: 吴心欣 | 华盛顿

周幼康在美国之音中文部38年的工作生涯中,以自己的实际工作带动中文部逐步从一个翻译机构变成一个新闻机构。他在第一线采访过无数的人和事,用大量翔实、及时的报导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周幼康在中国年纪较大的广播听众中可以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汪道涵称久闻周幼康大名*

1993 年6月7号,在打破海峡两岸延续40多年僵局的“汪辜会谈”举行后不久,时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和时任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一起到华盛顿,向当地侨界汇报“汪辜会谈”成果。在中国大使馆举行的记者会上,周幼康不顾大使馆事先发出的“汪道涵不接受采访”的通知,主动前去向汪道涵介绍自己,结果是汪道涵的一句“周先生,久闻大名”打开了僵局,让周幼康成为唯一一个在当时的记者会上采访到汪道涵的记者。

当周幼康问汪道涵到华盛顿来是否承担着比“汪辜会谈”更重要的使命时,汪道涵说:“我是来征求各位对今后两岸关系发展方面的建议,我想这方面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薄尽绵力,促成两岸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

*张学良获释后首访美,说服张接受美国之音采访*

1991 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西安事变”主角之一的张学良先生,获释后首次赴美国探亲访友。周幼康回忆说,当时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希望能够采访到张学良,但是都遭到拒绝。最终,周幼康通过私人关系说服张学良,于1991年5月11号下午在纽约独家采访到张学良,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美国采访张学良的媒体记者。

当年是如何成功说服张学良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呢?周幼康回忆道:“我说你要让我访问,为什么呢?第一,现在张学良放出来,最关心的就是他回不回大陆,这是大家最最关心的,全中国就在等着他回大陆,这是最重要的,是最大的新闻。如何让中国人民最多最快知道?只有我们美国之音。第一美国电视和报纸大陆看不到也看不懂,只有美国之音透过广播而且不受中国大陆的干扰,能够直接到中国大陆去。”

在那次的采访中,周幼康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张学良先生是否有回大陆的计划。张学良说:“我还是怀念我的故土,大陆也表示欢迎我回去,但是我因为政治的关系,暂时不想回去。时机还不成熟。如果能够回去,最想看看父母的坟墓,现在政府把我父母都葬在一起了;我也想看看故居、同乡、亲戚,他们应该都已经故去,能看的都是他们的后代,很想看看这些人都怎么样了。”

*张学良访谈报导引起强烈反响*

在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张学良说:“我衷心希望两方面能够和平统一起来,我是非常反对中国分裂的,当年我都是赞成统一的,很反对内战的,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和张学良的访谈当时在国际华文媒体界引起巨大反响,特别是那是被释放后的张学良第一次公开表态时机未成熟、暂无计划回大陆探亲。不过,在事隔20年后的今天,周幼康在谈及这次采访时,依然认为这只是他46年采访生涯中的普通事件,并没有特别值得骄傲的地方。

*39年如一日地寻找、报导新闻最有意思*

周幼康说:“我40年如一日,天天在找新闻,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我不觉得哪一个采访是最值得骄傲的、最值得难忘的采访,我觉得每次采访都是很难忘的。我对大人物、小人物同样尊重,特别是小人物更要尊重。”

周幼康表示,自己能够为美国之音中文部工作将近40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表示,如果时光重来,美国之音仍会是他职业的第一选择。他也为自己能够成为美国政府在冷战时期所进行的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感到骄傲。周幼康说:“(美国)政府能够出这么多钱来建美国之音,他的出发点是对的。在那个时代做宣传,美国政府有这个远见,透过广播,运用当时最新科技,把信息传递到封闭的地区,中国是其中之一。他(美国政府)突破铁幕,功不可没,确实在冷战时期发挥了巨大力量,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它(广播)。”

2005年9月底,在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周幼康发完最后一篇采访报导,离开了这个让他一辈子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快乐”,让他能够一直保持“身体健康、头脑清楚、精神抖擞”的工作。如今,周幼康在华盛顿郊区居住,过着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悠闲生活。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