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




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要购买丹麦的格陵兰岛,被拒后甚至取消了对丹麦的国事访问,紧接着美国国务院宣布计划明年重开1953年关闭的驻格陵兰领馆,以加强美国在“整个北极地区政治、经济和商业上的战略利益”。在美国表露对格陵兰岛强烈的战略兴趣的同时,加拿大人发现因纽特人早已成为加拿大和格陵兰连接的纽带。

8月22日,加拿大环球电视新闻网(Globalnews)指“美国并非唯一对格陵兰感兴趣的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加拿大也对格陵兰岛有兴趣,而“加拿大的利益源于对北极的领土主张以及加拿大因纽特人与格陵兰岛因纽特人的关系”。报道援引巴黎国际关系学院(ILERI)南北极地缘政治学教授米迦·墨雷(Mikaa Mered )的论述“居住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的因纽特人维系了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之间的关联。努纳武特地区的居民是因纽特人,格陵兰人也是因纽特人。为了更多地融合,边境两侧的因纽特人已经有了互动,人们在谈论泛因纽特主义(pan-Inuit-ism),还召开过会议,见诸于报端”。

原来被称为爱斯基摩人的因纽特人居住在加拿大的北极区域,根据200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报告,加拿大全国共有50480名因纽特人,其中努纳武特地区24640人、魁北克省北部10950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的拉布拉多4715人、西北地区4165人,1982年制定的加拿大《宪法》第25和第35条将因纽特人与原住民和梅蒂斯人并列为加拿大三大土著人群。格陵兰的因纽特人在1300年左右通过现在成为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往东迁移到西格陵兰岛,1400年左右抵达东格陵兰岛,到2018年全岛共有50787名因纽特人,占格陵兰岛人口的88%。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政府资助在西北地区(当时包括努纳武特)和魁北克北部创办因纽特人寄宿学校,来自北极的因纽特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了1960年代在加拿大盛行的民权和人权思想,出现了第一批推动土著人权运动的因纽特活动家,后来还出现了跨国界的泛因纽特运动。1977年,来自加拿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成立了极地因纽特人组织,1980年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因纽特人正式更改自己的称谓,把含贬义的“爱斯基摩”(吃生肉的人)一词改为“因纽特”(真正的人),但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还继续保留爱斯基摩的叫法。1983年,极地因纽特人组织更名为因纽特人北极圈委员会(ICC),作为格陵兰和丹麦、加拿大、美国及俄罗斯16万因纽特人的代表,成为获得联合国承认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加拿大人类学先驱、被誉为 “爱斯基摩人考古学之父” 的戴蒙·简内斯(Diamond Jenness)长期跟踪研究因纽特人,1968年出版了五卷本的加拿大和格陵兰等地爱斯基摩人行政管理专著,他曾在1964年悲观地预测因纽特文化面临灭绝,但日后因纽特人顽强地走出了危机,登上了现代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前台,在加拿大有第二任努纳武特地区总理伊娃·阿里亚克(Eva Aariak)、前联邦环境部长和卫生部长丽昂纳·阿格鲁卡(Leona Aglukkaq)、名歌手和纪录片导演伊丽莎白·艾萨克(Elisapie Isaac)、出生在格陵兰岛的丽娜·皮德森(Lena Pedersen)1970年成为加拿大西北地区首位因纽特女议员,在格陵兰岛也出现了前格陵兰总理库皮克·克雷斯特(Kuupik Kleist)和歌唱家演员涅娃·尼尔森(Nive Nielsen)等因纽特名人。

特朗普欲高调购买令格陵兰岛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因纽特人的命运也再次引人关注。米迦·墨雷相信“如果格陵兰岛未来被美国人买下,泛因纽特主义可能就此完结,但如果格陵兰宣布自丹麦独立,泛因纽特主义的呼声可能会更高”。如果戴蒙·简内斯还活着,可能会为后一种结局感到高兴,但同时他会悲哀地发现,殖民时代被视为畏土的因纽特人冰封的家园,在全球暖化的今天,正被世人疯狂地垂涎着。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