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频另起炉灶,《明镜月刊》三月创刊聚焦中国时政

海外知名华人媒体人何频在离开多维后不到半年,将在三月于港台创刊《明镜月刊》。何频对这本厚达160页的中国时政杂志给予的希望是:“也許五百年後,我們的某個子孫會翻到這本雜誌。”

何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本杂志没有任何政治投资和财团投资,完全靠市场运作。“印刷媒体已是夕阳产业,我逆流而上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在世界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对新闻的封锁越来越严厉,与中国的力量非常不匹配,关于中国的两极化声音越来越严重,缺乏一个把不同的声音表现出来的媒体,明镜月刊是中国特殊环境的产物。”何频说。

何频强调他只是明镜月刊的创办人,该月刊没有社长,没有总编,没有发行人。在首发月刊上他撰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名为“有言在先”的社论《民主國家老化,中國模式進化》,何频认为西方民主虽有缺点,但与中国相比还是光芒四射;另一篇是《胡锦涛的处境和心思》,原是为一本英文著作撰写的序。


面对矛盾跑是最好的技巧

何频称《明镜月刊》将以独特的厚度和价位,与同类杂志拉开距离,不在同一个市场里争抢。他并不认为《明镜月刊》将冲击由他创办、目前已经转手的《多维月刊》,因为两月刊各具特色。在与记者访谈时,何频谈到自己的为人之道:“我面对矛盾时,很多时候都是跑字为上,我认为跑是最好的技巧,争斗毫无意义。”

何频从市场的角度看分析了《明镜月刊》的两大卖点:一是它的厚度,一般时事杂志篇幅在70页到100页左右,甚至更少,而明镜月刊首期就有160页,如此厚实的时事杂志很少有。《明镜月刊》还以长篇文章逆潮流而动,因为潮流时兴短文章,短到恨不能以图片为主像画报一样,而明镜月刊有的文章多达数万字。“一本有分量的杂志应该被保存和被分享,不应该像报纸一样,看完就扔掉。”何频说。高价位是《明镜月刊》的第二市场特点,它在价格上挑战读者。目前时政杂志均价在台湾是70台币,在香港是30元,在美国是4美元以下,明镜月刊定价是港币48元,台币220元,美金是10元,远超同类杂志。何频认为定出高价位,是因为明镜月刊没有任何政治投资和财团投资,完全要靠市场才能生存。“如果读者认为明镜月刊只值一碗面条而不是一块牛排的价钱,那月刊还是不办罢了。如果你认为明镜月刊的内容值得看,那这个价位又算得了什么!”何频自信地说。

何频把明镜月刊的读者群定位在35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成熟者。“现在很多媒体瞄准年轻读者,尽量使自己幼稚化和通俗化。我的读者是成熟、有是非辨别能力、对文史和思想有更高境界追求、对《明镜月刊》提供的信息有辨别能力的人。”从类型上分,何频认为月刊的读者是有经济实力的官员、商人和愿意思考的人。

由网友建立的组合式月刊

离开多维后,何频有过几次出游,最初并没有考虑办杂志,只是自己在琢磨些事情。“我去年去了两次欧洲国家,多次去南亚国家,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减弱了我从事新闻的兴趣。今年元旦,我在费城一间咖啡馆里,见有人拿着杂志在议论,我就写了一篇博客,自问是否要办一份杂志,文章意外地引来了数百网友的回应,赞成与反对之声都有,并有热心人愿意参与创办这份杂志。”何频发现,创办杂志并不需要他具体操心,何乐而不为呢。

他立即着手成立了完全独立于明镜出版社和明镜网站的明镜月刊杂志社,这几家明镜字号的机构彼此之间有互动与沟通,但无法律与财务上的隶属关系,将更有利于独立运作。“这与我以前做多维不同,那时所有的下属媒体都是多维投资的。”何频说。

何频说《明镜月刊》主要由网友建立,因为决定要出月刊之后,他就出游亚洲,半个月之后,月刊筹备事宜已妥,每个网友管理自己在月刊的栏目,最后组合排版印刷,甚至没有人审稿。何频介绍《明镜月刊》有三大部分内容:“一是我们最擅长的时事,我们有足够用几个月的来稿,且在内容上很有突破性。二是历史,明镜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历史书籍,我们可以从书稿中摘录部分内容。三是评论,明镜网有很多博客,提供了很多评论。”

从萌发设想到出版,才两个月,首发号三月份将面世,首期《明镜月刊》编发了26万字,版面非常密集。

定位越窄越容易成功

何频透露,在港台两地发行的《明镜月刊》在聚焦中国大陆问题的同时,也会关注台湾问题,但主体部分还是中国大陆,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大陆新闻不开放,二来中国在世界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媒体开放的港台,除非我们有独家专访,或是独特的视角,否则无法与当地同仁相比。做媒体要敢于漏掉新闻,才能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新闻,才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一直认为,漏掉新闻并非大不了,关键在于你是否有独家新闻和独特的角度。我认为定位越窄,成功的希望就越大。”何频说。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何频发现避免媒体同质化的诀窍在于,始终把独家报道和独家分析角度,独特的对历史问题的看法,视为首要问题。“在台湾时,有杂志同仁说《明镜月刊》卖220新台币,太贵了,他们三大本才70元,我回答我们杂志的含金量不同。”何频说:“我办杂志有个特点,不会找任何名人给我写稿或题词,我和名人只干一件事情,就是喝酒聊天。喝酒聊天,我和任何人都可以,名人当然也行,但干事情不可以找名人,因为名人的毛病很多。”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周永康自辩书的一处硬伤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