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原生态
曾在川鄂两省交界的小三峡与神龙架山区,见过中国的赤贫阶层。在原始森林的腹地,爬半天的山路,隐约见到孤零零的破旧木屋隐藏在山坡上,屋子的主人竟不知道毛泽东已经过世,邓小平已经开启了开放时代。见有外人来,夫妻俩避坐在铺着破棉絮的木板床,同来的山里人告诉我,他们不能同时外出,因为只有一条裤子。
在粤北山区的瑶寨,也存在赤贫,瑶寨多半位于半山坡,且房子都由石头垒就,远远看去,就是一幅画。但当你进入,见到的都是乞讨的双手。
在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我曾见过一户赤贫人家,男主人已中年,买来的妻子只有十五岁,瘦小且弱智,生下的男婴双眼失明,两人蜷缩在黑乎乎的土屋子里,生活没有一丝亮点。
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不少人仍以令世人触目惊心的方式无声地生存着,官吏们常常对他们视而不见。
46岁的王兵,是中国电影人中最热衷也最擅长记录最底层民众原生态的导演,在欧美他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
2010年12月,我在蒙特利尔遇见王兵的时候,他正带着自己的首部故事片《夹边沟》来参加新风格电影节。在初次接触中,王兵很沉默,和他的电影风格如出一辙。
当时,魁北克电影资料馆还放映了王兵的《无名的人》,讲的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男性成年人在黄土中刨坑而居的生活,那沉闷的节奏,鼠类般的生存状况,富于哲理的画面,非一般观众所能欣赏。记得当时有个魁北克女子,十分入戏,要我转告王兵她就是那无名的人。
今天,我看完王兵的新片《三姊妹》,才知道我们上次见面时,他已经在云南海拔3200米高的山村洗羊塘,跟踪拍摄贫苦的三姐妹一家。
在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片子里,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对记录他们的镜头视若无睹,令人惊讶。
对此,王兵的解释是:这个东西主要是拍摄的一个摄影机的反应,你是不是刺激到她,是不是你让她没办法不注意,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其实不管拍什么样的人物,我自己感觉都一样,我拍了这么多年纪录片,我的片子基本上都是没做过这些工作,去就拍,不管是拍哪个片子,也没有特别刻意的,就是说做哪些工作,但是最后都是这样。实际上它这种影像就是正常的生活影像,像我们习惯看的电影,那个影像是不正常的,所以没有生活的那种生动,因为他在表演。你生活当中你随便拍,影像肯定和一般的电影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很随意。
关于这部电影的缘起,王兵给出的故事是:
在2009年的时候,我到云南去给我一个已故的作家朋友上坟,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还想去看看他的母亲。在回程的路上,我路过那个村庄,就遇到了这三个 孩子,她们当时就在路边玩儿。我当时饿了,她们就让我到她们家吃饭,到了她们家,我真的很吃惊,什么叫一贫如洗,我此刻才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老大英 英那时候才7岁,她就在她们家的火塘里为我烧了土豆,这个举动真挺感动我的。后来在2010年,我在巴黎做完一个作品,一个法国电视台的制片人找到我让我 帮他拍个片子,这三个小女孩的形象就立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总共拍摄了5个月,但是分3次拍摄的,有待了8天的、5天的,还有20多天的。因为那儿海拔很高,我有了高原反应,拍完下来之后就病了,回来休息了一年半,没有做任何工作,拖了很久以后,我才把它剪了出来。三姊妹因为没有母亲,父亲也外出打工,她们不上学,每天在山间放牛牧羊,干各种农活,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还记得我们每次去都住在她们的邻居家里,因为她们的家实在没有可以让我们住的地方。
当我看到这三个孩子的时候想得特别多,可能会想到自己的童年,也会想到在我们周围生活的一些人的童年。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记忆,这三个小孩身上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生活特征,她们有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童年生活,你能够看到很多种感情,比如姐妹之间相互的照顾,那种相依为命,人之间的那种关爱,虽然是生活艰辛的童年环境,但也有那种浪漫。
人在生命初期,他是向上的,正在从小往大生长,在这个时期所遇到的苦难折磨,他都不会觉得是一种悲伤,他都应该是一种很轻松、不惧怕的状态,所以你看,小孩儿面对压力,虽然也哭过,也闹过,但最后还是会无所谓,所以我觉得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浪漫的童年,因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命表现。当人进入成年之后,逐渐变成老年的时候,它的生命是向下的,那种压力感和无力感是不一样的。
在粤北山区的瑶寨,也存在赤贫,瑶寨多半位于半山坡,且房子都由石头垒就,远远看去,就是一幅画。但当你进入,见到的都是乞讨的双手。
在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我曾见过一户赤贫人家,男主人已中年,买来的妻子只有十五岁,瘦小且弱智,生下的男婴双眼失明,两人蜷缩在黑乎乎的土屋子里,生活没有一丝亮点。
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不少人仍以令世人触目惊心的方式无声地生存着,官吏们常常对他们视而不见。
46岁的王兵,是中国电影人中最热衷也最擅长记录最底层民众原生态的导演,在欧美他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的代名词。
2010年12月,我在蒙特利尔遇见王兵的时候,他正带着自己的首部故事片《夹边沟》来参加新风格电影节。在初次接触中,王兵很沉默,和他的电影风格如出一辙。
当时,魁北克电影资料馆还放映了王兵的《无名的人》,讲的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男性成年人在黄土中刨坑而居的生活,那沉闷的节奏,鼠类般的生存状况,富于哲理的画面,非一般观众所能欣赏。记得当时有个魁北克女子,十分入戏,要我转告王兵她就是那无名的人。
今天,我看完王兵的新片《三姊妹》,才知道我们上次见面时,他已经在云南海拔3200米高的山村洗羊塘,跟踪拍摄贫苦的三姐妹一家。
在这部两个半小时的片子里,中国最底层的百姓对记录他们的镜头视若无睹,令人惊讶。
对此,王兵的解释是:这个东西主要是拍摄的一个摄影机的反应,你是不是刺激到她,是不是你让她没办法不注意,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其实不管拍什么样的人物,我自己感觉都一样,我拍了这么多年纪录片,我的片子基本上都是没做过这些工作,去就拍,不管是拍哪个片子,也没有特别刻意的,就是说做哪些工作,但是最后都是这样。实际上它这种影像就是正常的生活影像,像我们习惯看的电影,那个影像是不正常的,所以没有生活的那种生动,因为他在表演。你生活当中你随便拍,影像肯定和一般的电影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很随意。
关于这部电影的缘起,王兵给出的故事是:
在2009年的时候,我到云南去给我一个已故的作家朋友上坟,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还想去看看他的母亲。在回程的路上,我路过那个村庄,就遇到了这三个 孩子,她们当时就在路边玩儿。我当时饿了,她们就让我到她们家吃饭,到了她们家,我真的很吃惊,什么叫一贫如洗,我此刻才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老大英 英那时候才7岁,她就在她们家的火塘里为我烧了土豆,这个举动真挺感动我的。后来在2010年,我在巴黎做完一个作品,一个法国电视台的制片人找到我让我 帮他拍个片子,这三个小女孩的形象就立刻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总共拍摄了5个月,但是分3次拍摄的,有待了8天的、5天的,还有20多天的。因为那儿海拔很高,我有了高原反应,拍完下来之后就病了,回来休息了一年半,没有做任何工作,拖了很久以后,我才把它剪了出来。三姊妹因为没有母亲,父亲也外出打工,她们不上学,每天在山间放牛牧羊,干各种农活,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还记得我们每次去都住在她们的邻居家里,因为她们的家实在没有可以让我们住的地方。
当我看到这三个孩子的时候想得特别多,可能会想到自己的童年,也会想到在我们周围生活的一些人的童年。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记忆,这三个小孩身上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生活特征,她们有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童年生活,你能够看到很多种感情,比如姐妹之间相互的照顾,那种相依为命,人之间的那种关爱,虽然是生活艰辛的童年环境,但也有那种浪漫。
人在生命初期,他是向上的,正在从小往大生长,在这个时期所遇到的苦难折磨,他都不会觉得是一种悲伤,他都应该是一种很轻松、不惧怕的状态,所以你看,小孩儿面对压力,虽然也哭过,也闹过,但最后还是会无所谓,所以我觉得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浪漫的童年,因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命表现。当人进入成年之后,逐渐变成老年的时候,它的生命是向下的,那种压力感和无力感是不一样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