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非洛夫电影透露的俄罗斯人文精神

“走俄罗斯的路”----这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常提的口号,在中苏交恶后,逐渐被中国人遗忘,苏联解体后共产党下台,这句口号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噩梦式的咒语,成为禁忌。

共产世界崩溃二十多年后,中国为何还冥顽不化,视俄国的道路为畏途不敢踏足,人们从各种角度寻找答案,其中有政治的,也有人文的,俄罗斯导演马克西姆-潘非洛夫(Maksim Panfilov )以电影的方式,勾勒出俄罗斯民族宏伟的人文图景,令人慨叹中俄两个民族巨大的人文差异。

1968年出生于莫斯科的马克西姆-潘非洛夫,是俄国话剧演员和导演,2013年,他在45岁时拍摄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伊万,埃米尔的儿子》(IVAN SYN AMIRA),取材于儿时从母亲嘴里听来的故事,这美丽的故事在他心中蕴藏40多年,最终修得正果脱胎成剧,9月初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潘非洛夫母亲说的故事是,二战时期,俄罗斯海军军官伊万牺牲在黑海战舰上,战火燃烧至内陆,其妻携子女逃亡至乌兹别克穆斯林地区, 被一山村穆斯林埃米尔一家收留,日久生情,俄罗斯女人做了埃米尔的第三位妻子,并生下儿子,埃米尔为其取名伊万,以纪念阵亡的俄罗斯军官伊万。战后,军官伊万神奇地出现在穆斯林山村,找回了自己的女人和儿女,还有一个也叫伊万的穆斯林孩子。他们一家人回到海军基地生活,故事渐为全城人熟知,后来穆斯林山村被地震毁坏,埃米尔一家投奔海军基地避难。一女二夫,俄罗斯人和穆斯林,军官和农民,人伦冲突、民族矛盾和社会等级差异汇集在一个军官家庭中,如何编排情节,考验着戏剧高手潘非洛夫。

一位魁北克女士在电影散场时说,这是一个没有一丝恶意的纯善的故事。

她告诉我,影片中有一幕令她担惊受怕的场景:一直难以接受穆斯林儿子的军官伊万骑自行车载着小伊万,向海边疾驰,最后从镜头里消失。如果影片中存在着恶的话,伊万很可能冲入海中,把小伊万溺死,但故事并不是这样。

忽视中俄两个民族巨大的人文差异,单纯从政治上比较两个共产党的命运, 很难解释为何中国人走不上俄国人的路。中国文化里对人及人的尊严的扼杀,中国人长期的苟活状态,中国人群里到处泛滥着的恶,中国人的嗜血本性导致的自相残杀,中国人把自己的生活环境糟蹋成几近地狱后争先恐后逃去他国再行蹂躏,中俄两国在人文精神上的差异不仅使普通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内外的本族人群里魂飞魄散无法安神,也使两国军人在关键时刻,有了完全不同的反应:中国军人如屠夫般在北京镇压中国人,令中国人继续挣扎在蛮荒阶段,俄罗斯军人则顺应了民意,使俄国回归文明正途。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