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师的诞生


一位年轻的纪录片大师问世,令人们对今后三、四十年的国际纪录片银幕充满期待。

近两年,70后的美国导演奥本海默为国际纪录片舞台上连连献上了最有份量的作品,以至于每一个放映其作品的影院都爆棚,昨晚的蒙特利尔EXCENTRIS影院就是这幅情景:首场大雪丝毫没有冷却人们的热情,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播放其今年的新作《沉默的样子》,并且只演一场。

1974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奥斯丁的约书亚·奥本海默(Joshua Lincoln Oppenheimer)在哈佛大学获得电影学学位后,赴伦敦艺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与欧洲结缘,目前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任纪录片讲师,并定居在丹麦哥本哈根。

1997年,他的哈佛毕业作品《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完整历史》(Entire History of the Louisiana Purchase)获得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奖,他在这部电影里开始了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空间的探索。2013年,奥本海默在《哈佛电影》写道:我与哈佛同仁Christine Cynn 一起采用一种把现实置于棱镜的方法,来揭示表面与真实的奇幻互动。这种对非剧情类电影制作方式的探讨允许人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这是他们显露自己的一种方式,由此也让人看到他们的弱点和恐惧。传统电影总是充斥着善与恶,好人与坏人斗争,但好人与坏人的概念仅存于故事之中,在现实世界里,每一个邪恶行为都由人实施,由和你我一样的人实施。当我们从“一个作恶的人”过渡到“作恶的人类”时,谴责的就是整个的生命和所有人。我想人们乐于谴责人,或许因为这样,人们才能安慰自己“我是与众不同的,我是好样的”。(http://hcl.harvard.edu/hfa/films/2013octdec/oppenheimer.html)

2004到2012年,奥本海默花了八年时间在印度尼西亚演绎这一理念,那里曾在1965年发生过百万人被杀戮的事件。2012年问世的纪录片《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风靡欧美,囊括欧洲纪录片大奖和柏林电影节纪录片大奖,并入围次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关于此片,奥本海默说:“在《杀戮演绎》里,我让每个人都在杀害了千人的安华身上看到了自己,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减少对受害者的同情,事实恰好相反,但同情不是零和游戏,同情是爱的开始,在安华身上找到自己影子的瞬间,人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不是简单地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更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比自己愿意承认的离凶手更近。”

2014年,奥本海默的印度尼西亚系列新片《沉默的样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新作建立在《杀戮演绎》以超现实的手法展示杀人者兴高采烈重新演绎当年屠杀过程的基础上,该片启发了当地一位验光师去寻找哥哥被害的真相,奥本海默跟踪了这一过程,后来就诞生了《沉默的样子》。

《沉默的样子》有许多令人难忘的镜头:因杀人而在乡间受尊重的老头在女儿陪同下与验光师会面,谈到当年杀人细节,他用玻璃杯装被杀者的血并当场喝下去,验光师告诉他其中可能有他哥哥的血,验光师此时眼睛泛红,但克制住了更多的冲动,起身离开时还拥抱了嗜血者;在《杀戮演绎》中兴高采烈地重新演绎杀害验光师哥哥全过程的杀人者已经去世,验光师到他家播放《杀戮演绎》的相关场面,杀人者的儿子怒问他是否想要报仇,验光师淡淡地说如果想报仇我就不会这样来了,最后杀人者的未亡人勉强说出了道歉一词。

验光师修行如佛,这大大帮助了奥本海默对影片情绪的掌控,十分完美地达致了他的电影理念。被英国《卫报》列入史上最伟大的四十位电影人之一的美国66岁导演莫里斯(Errol Morris),曾是2003年奥斯卡纪录片大奖的得主,他对奥本海默《沉默的样子》的评价是“史上最棒、最有力量的纪录片,是对人类处境的深刻思考”。

奥本海默获得了2014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Award)。

后记:

2014年12月传来印尼东爪哇禁映该片的消息,消息说印尼“多元基金会”(Bhinneka Foundation)原本规划在7个地方播放“沉默的样子”。据印尼《世界日报》报道,筹划人员向当地媒体表示,军方人员在放映日前一天造访基金会,恐吓基金会不得播放影片。尽管如此,两处地点10日晚仍按照原订计划播放影片,但身穿制服的军人也出现在放映现场盯场。

据悉,当地一间大学原本安排播放该片,但校方屈服于军方的压力取消放映会,让他很失望。当地军区指挥官古纳万(Gunawan Wijaya)证实军方人员曾警告多元基金会不要播放该片。古纳万说,他不清楚“沉默的样子”的内容,但是他不能允许任何公开放映的影片散播被禁止的意识型态。他直言共产思想不能出现在印尼,但他不憎恨共产主义者的后代。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