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中国军队将来是否开枪,取决于下令者开价
茉莉花革命是否会波及中国以及中国军队是否会干政,就这一敏感问题,北京作家戴晴认为:“今天的中国军队与1989年有很大不同,现在是极度腐败,卖官鬻爵,从尉官校官到将官都需要买,要他们开枪镇压人民,就要看下令者能开出多少价码。”
2月26和27日,戴晴专程从北京前来美国旧金山参加《辛亥百年风云人物学术研讨会暨先贤臧启芳追思会》,做了《结束专制开启宪政—张耀曾的‘宪政救国’》的专题演讲。
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学社主席陈奎德对70多位来自欧美及大陆香港等地的与会者表示:“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些遗老遗少,身上都有股出土文物的气味,我对此引以为荣,辛亥革命,中国有了三千年从未有过的变局,滋养了很多人物,但这也是大洪荒时期,很多人被埋入深土,挖掘这些人物,我们引以为荣。”
戴晴还指出受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的中国人,还因当局篡改和重新包装历史,正经历文明和认知的黑暗。她回忆在80年代初首次看到一份抗日史料所受到的震撼,从那时开始,她就去寻访前人和历史真相。她向与会者介绍了辛亥时期法学家、政治活动家、《临时约法》和《天坛宪法》执笔人张耀曾的生平及对当今中国问题的启示。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吴国光讲述了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女报人,有女中孙黄之称的女权政治家唐群英的故事,并指出她所追求的E(选举)先生比五四运动提出的德先生赛先生更为进步,她提倡具体人群的人权,比孙中山和黄兴更具远见。
针对学术界出现的否认孙中山历史作用和地位的论述,封从德在会上从多个角度再次捍卫其历史地位,并重点提出1900年孙文派吴禄贞回国在军中渗透并在武昌起义中发挥作用这一史实,封从德设想如果64期间抗命不镇压学生的徐勤先将军,不是单枪匹马而是被海外民主力量派回,中国当代历史将会怎样演绎?
陈奎德回忆了失踪的宪法之父张君劢,这位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在国共内战导致中国政治空间被极度压缩时,赴美定居。1969年,正值中国大陆深陷文革暴力,台湾也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张君劢孤独地死在旧金山养老院,临终自认为是个失败者,因为自己的理念无人接受。
达赖喇嘛驻瑞士办公室研究员洛桑尼玛的演讲着眼于中国百年来的民族政策,他认为当今中国缺乏孙中山式的领袖人物,孙中山早在一百年前就提出民族自决,作为基督教徒的孙中山甚至提出佛教不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也可以纠科学之偏。
其他演讲人和题目分别是:来自新西兰的陈维健的《家乡辛亥革命同盟会的五义士》,台大博士曾建元的《吴经熊与何姆斯出土书信》,诗人严力的《死去是更好的活法—纪念我爷爷严苍山》,臧英年的《近身观察何应钦》,费良勇的《浅论满清旧臣郑孝胥的三共论》,杨建利的《民间记忆VS官方记录》,杜欣欣的《我的祖父李肇甫》,黄肖路的《百年中国黄万里》,阙光儒的《回忆祖父阙汉光将军》,吴倩的《缅怀国民革命先人,做历史伤口的弥合者》等。
2月28日正值民国教育家臧启芳先生逝世50周年,本次研讨会专设了缅怀专辑。发表主题演讲的嘉宾是:刘海岩的《代理天津市长---臧启芳雄才难展的从政之路》,朱学渊的《东北大学人事踪迹---纪念臧启芳先生》,王策的《题录臧启芳先生词三首》,刘绍夫《试论臧启芳的孤忠情怀》,张小刚《张学良内定的天津市长人选到底是此臧还是彼臧》,阿海的《臧启芳先生生平概述》,黄河清的《辛亥人物狱中坚贞不屈者一瞥》,李昶的《先贤精神不灭》和老骥的《被弃尸荒山的辛亥老人》,臧慕莲的《怀念父亲—在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盛雪的《雁阵惊寒—祭父亲》等。
知名的流亡人士万润南也出席了研讨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