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国人尴尬的法语单词“Chinoiserie"

2009年11月1日晚11点,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长选举揭晓,现任市长汤布雷第三次连任。第二天,我的邻居舍尔日露出极度失望之色,原来他支持的阿亥夫人选情一直领先,只是在投票前数日,其得力助手被曝贪污丑闻,令其民意大跌。人们猜想,这是阿亥的某位政敌在最后关头对她使出的杀手锏。

舍尔日用戏剧腔调对我感慨说:“Là où il y a de l’homme, il y a de l’hommerie. ”。这虽是一句法语,但估计很多法国人会听不懂,它是一句地道的魁北克法语,hommerie(厮杀)由homme(人类)引申而来,舍尔日说的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厮杀”。接着舍尔日又向我调侃道:“C'est comme là où il y a de Chinois, il y a de la chinoiserie。

1978年上海外语学院主编出版的大陆文革后首部《法汉字典》中,收入了6万2千多条词条,却没有"Chinoiserie"这个词,该字典于1999年在台湾由中央图书出版社再版,也没有补充收入该词。可以说,公元2000年以前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这个词的存在。但在国外,任何一本法语字典,都少不了这个词,它的法语解释是“无聊的争吵和纠葛”(chicane et complication inutile)。

大概文革刚结束后的中国法语字典编撰者,选择舍弃这个词,是出自非理性的民族自尊心,好像这样做了,这个字就不曾存在似的。

Chinoiserie这个词来自“中国人”或“中文”(Chinois),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法国哲人的著作中,并非由魁北克人原创,它在全世界59个法语国家广为流行。大概这个词记录了在某一时代或很长的时间里,法语人群对部分中国人的看法。我没来得及进一步考究这个词的产生历史,但很怀疑它是由最早的唐人街里华人的低劣品质所造成,因为时至今日,这个词用在他们头上还颇为恰当。

拉鲁斯字典是法国最权威的词语字典,每年新版。我手头有一本1998年版的《拉鲁斯字典》,翻开chinoiserie词条,第一个解释是“中国古玩”,第二个解释是“无聊争吵的习惯”,第三个是它在复数情况下的解释,是“无聊又罗嗦的要求。”

法国另一本权威字典是《罗伯特字典》,在它今年刚推出的2010年新版字典中,对chinoiserie一词的解释,与拉鲁斯字典如出一辙。法国最大的图书出版集团Hachette今年出版的《2010年Hachette》字典中,对chinoiserie一字的解释是“无聊透顶的纠葛和争吵”。

以上例举的几部法语大字典的解释,只是为了说明这个字正鲜活地穿梭于法语国家人们的口中,它令人们一提到中国人,便会想到无聊的纠葛和争吵。可喜的事,当今中国已经颇有胸怀,在2001年8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法汉词典》中,就坦然地增加了chinoiserie这个词条,并把它解释为“找茬儿癖”和复数形式下的”繁文缛节“。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法国出版的拉鲁斯字典2008年版的《法汉字典》中,却没有收入这一词条,大概因这部法汉字典是由在巴黎的华人学者编撰,出于海外华人的民族自尊心,他们采取了与1978年上海外院法语老师们相同的视而不见的态度。

龙门阵摆到这儿,我该把邻居舍尔日的对我的调侃翻译成中文,那就是,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无聊透顶的小把戏。

我当时笑着回答舍尔日:”那个中国人,不是我,我从来都不玩chinoiserie“。我这么回答,一来不愿掉入舍尔日的圈套,一旦我脸红脖子粗地争辩,不正是在闹chinoserie吗?二来我也用不着替所有中国人打抱不平,因为他们当中确实有很多人不争气,尽玩无聊透顶的小把戏。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