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礼德:共产党罪恶的专业记录师

今年,潘礼德(Rithy Panh)的纪录片《残缺影像》(L'Image manquante)被柬埔寨官方确认为送评下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国家代表作。《残缺影像》由大型彩色泥塑群雕和黑白电影资料编辑而成,以101分钟的时间浓缩柬埔寨被红色高棉蹂躏前后的历史,为赤柬留下的官史补充了血腥画面,潘礼德说制作这些残缺影像,只是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残缺影像》以小泥人群雕的形式展示了:残酷镇反时的杀戮,集体劳动中竞赛,大饥荒后的大量死亡,高音喇叭里传出的共产主义醉人的口号等等。弄到最后,整个社会没有人,只剩下符号。

参加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的西方人对这类景象感觉陌生,但在中国人眼里,真是太熟悉不过了,柬埔寨人的灾难就是中国灾难的小型翻版,甚至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在柬埔寨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据片中提供的纪录片资料:张春桥和耿飚率中共代表团乘坐中国民航专机抵达金边,后又与波尔布特等把酒言欢,据说柬埔寨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就是张春桥组织班子协助起草的。

耿飚随张春桥出访柬埔寨几年之后,习近平成为耿飚秘书,30多年之后,习近平跃升为中国新一代的大权独揽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这样传承下去。

再回到《残缺影像》,回到柬埔寨的血腥历史。潘礼德的父母亲人被饿死,还是孩子的他每天要掩埋了饿死者尸体,他见证了一个民族由人走向非人的过程,只觉“我要离开我的语言,我要离开我的国家”。1979年,15岁的他逃亡泰国,后被法国接收为难民,在巴黎他学习了电影艺术,1990年首次回到柬埔寨,由此开始,他的所有纪录片都聚集于赤柬带给人民的灾难。

1989年,他的首部纪录片《Site 2》获得法国亚眠国际电影节(Ami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纪录片大奖。94年《米乡之民》参赛嘎纳电影节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这是柬埔寨首部电影入围奥斯卡。1998年故事片《战后的某个夜晚》入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2003年,《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获戛纳电影节弗朗索瓦-加莱奖,2013年,《残缺影像》获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残缺影像》令中国人联想起同是大型情景泥塑群雕的控诉作品《收租院》,这文革时阶级斗争的产物,前些年已经被中国的文史学者证伪,但面对中共统治60多年的无数真实血案,艺术家们集体失声了,更为可悲的是享誉国际的华人艺术家蔡国强竟然在1999年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翻版制作该作品——《威尼斯收租院》,再次重复谎言,回避真相。

中国艺术家,境界还远在柬埔寨艺术家之下。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