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



柏林电影节自1987年开始为同性恋题材电影设置的专门奖项:泰迪熊奖(Teddy Award)堪称世界各国同志电影的最高荣誉。尽管已经问世了26年,但与金熊奖相比,泰迪熊因国际主流媒体的视而不见避而不提,而鲜为人知。

其实仅就华人而言,26年间已经有三位华人获奖。

关注亚裔美国人历史和身份认同、同性恋的社会压迫等问题的美国华人曾奕田在1994年以纪录片《走出枪口》(Coming Out Under Fire)获泰迪熊最佳纪录片奖。

1998年,香港导演关锦鹏的《愈快乐愈堕落》(Hold You Tight)获泰迪熊最佳剧情片奖。

2007年,台湾公开的同志导演周美玲的《刺青》获泰迪熊最佳剧情片奖。

2013年新出炉的泰迪熊最佳剧情片由波兰女导演 Małgorzata Szumowska 的《以...之名》(In the Name Of ) 获得,这部讲述神父同性恋故事的电影还获得了第32届伊斯坦布尔电影节大奖。

泰迪熊并非首次让神父同志登上领奖台,1995年, Antonia Bird 《神父同志》(Priest)就获得泰迪熊特别奖。

《以...之名》细致刻画了一位名叫亚当的神父隐秘的同性恋情感和被压抑的生活,亚当为一帮犯有轻罪的年轻男子开设了男童中心,与其中一名男孩产生隐秘的恋情,但他们不敢表述,只能在玉米地里撒野,像猿人般捶胸吼叫,仅有的一次两人在汽车内相拥,还被人窥见,并向主教打了报告,最后,亚当被再次派往一个偏僻之地。

影评说波兰是个保守之地,但从电影艺术来看,2013年问世的《泳感爱》《Floating Skyscrapers》和《以...之名》内容都相当大胆,前者讲述游泳运动员的恋情,后者直入教会的禁地。

从政治层面来说,波兰与俄国相比就更加开放了。2011年,波兰就有了首位变性国会议员安娜·格罗兹卡,首位同性恋国会议员罗伯特·毕德隆,这是俄国不敢想象的事情。要轮到中国,就更猴年马月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