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哈佛学生在中国的拍片经历
美国人史杰鹏(J.P.Sniadecki)05年入哈佛攻读民族学媒体博士,2013年5月毕业。在哈佛的八年中,他穿梭于美中两大国之间,拍摄了4部中国现实题材的纪录片。2013年11月下旬,第16届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举办哈佛大学感官民族志实验室(SEL)作品回顾展,史杰鹏的四部纪录片全部入选。史杰鹏的到来不仅为电影节带来了新鲜的中国影像,他还告诉人们作为美国人在中国拍片时被跟踪、驱赶和被强行删除录像资料的非常遭遇。
2008年,史杰鹏在成都拍摄纪录片《拆迁》时, 和工地上的民工打成一片,他白天跟着民工们在建筑堆里摸爬,晚上由他们带着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闲逛。有一次在天府广场,民工们聚在毛泽东塑像前合影,突然来 了一名身着制服的女子,蛮横地盘问他们为何聚众。这一画面被史杰鹏编辑在片中,让各国观众看到了普通百姓在中国这一警察国家里的生活状态。史杰鹏回忆他每 次和民工上街都有便衣跟着,有时还会阻止他拍摄。对天府广场出现的那一幕,史杰鹏至今没有弄明白那凶巴巴的年轻女子到底是警察还是保安:“她过来时,我第 一反应就是不想让我的民工朋友遇上法律上的问题,避免扩大冲突,让他们平安回到工地”。
在中国拍片多年,史杰鹏有不少类似的经历:“在北大荒拍摄时,误拍了军事设施,被强令删除。在西南部,我拍摄了藏区,被军人制止,还有一次六四纪念日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也有类似的经历,最后都是以删除拍摄内容了事”。
他的四部反映中国问题的作品分别是07年聚焦环境问题的《松花》、08年揭示发展问题的《拆迁》、12年展示民间生活的《人民公园》和13年反映因资源枯竭而空城的《玉门》。78分 钟的《人民公园》以一个镜头一气呵成拍摄完成,有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的鲜明风格,且人物数十倍于后者,其中情趣也更加丰富。对于为何选择中国人的公园生 活,史杰鹏认为在中国沉重的政治压力和商业气氛中,公园是世外桃源,那里有较纯粹的民间文化,百姓们凑在一起寻找乐子享受生活。他的拍摄风格东西合璧,灵 感源自美国的先锋电影和中国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纪录片《玉门》讲的是因资源枯竭而空城的故事,史杰鹏今年去中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甘肃玉门,发现那里 已成为人去楼空的鬼城。
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的史杰鹏幼时阅读过英文版的《论语》和《庄子》,自幼对中国就充满想象,读大一时首次出游就去了上海,那天正巧是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他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了一年中文,取中文名史杰鹏。14年间,他前后在中国待了五年,对中国人的“变通精神”印象最为深刻:“比方说,你想到达A处,中国人总会找到办法通过C、G或者Z找到路径,这一点令我十分佩服。这不仅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创造的力量。我不能直走,就走曲线”。
为何选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认识,史杰鹏回答说是因为自己更喜欢与无法预期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交流, “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更加偶然,拍摄对象总是会超出你的预期”。回到美国的史杰鹏很怀念中国的朋友圈子,他曾在北京敲开艾未未的家门与之聊天,很快就成 为好朋友,而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在美国,明星就是明星。
现在,史杰鹏已是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康奈尔大学电影制作课程的助理教授,准备开设与中国相关的课程。他的下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中国的铁路,为此他已拍摄了三年,所有的素材都已准备就绪。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