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车里的世界



去尼泊尔Gorkha以南12公里、海拔1302米的心愿神庙(Manakamana)有一条现代化途径,那就是坐上10分钟的缆车,在空中直行2.8公里抵达庙堂,而过去坐汽车前往,必须在下车后,翻山越岭走三小时山路,有一位体弱老妇甚至走了三天。

这条缆车线路1998年落成,使用的是澳大利亚的缆车技术。澳大利亚人没有想到,在15年之后,他们建造的缆车,成为哈佛大学电影研究中心(Harvard Film Study Center)研究员Pacho Velez的纪录片试验场。

Pacho Velez拍摄的118分钟纪录片《Manakamana》,记录了缆车11次上下的全过程,其中有十次载人,一次载了4只羊。纪录片以偷拍的方式,真实记录了尼泊尔人的面貌。

据说,这部影片在拍摄前就引起热议,不过观赏该片,还真需要耐性,看到第三组人上缆车时,我身边的一对俊男靓女就忍不住离席了。

不过,感官民族志研究就是这样,它并不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另有侧重。

在十组乘客中,有爷孙两人、三名老妇、三名长发披肩的青年男歌手、一名手捧鲜花的中年女子、狼狈吃雪糕的中老年母女、两位外国女游客、单身女人、两位中老年流浪艺人和一对出现两次的中年夫妻。

从缆车的方寸之地看世界,尼泊尔人十分安静,面容祥和,大多数人寡言沉默。他们在缆车里说的最多的词是:山 真雄伟,树 很茂密。其他时间就毕恭毕敬地坐着,一言不发,就连最应该喧闹的三名青年男歌手,他们也只是拍拍照片,轻声唱诵自己的歌曲。

如果能够安排的话,Pacho Velez可以选十个不同民族的人上来偷拍,或者一个民族十组人,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汉民族那一组会是最热闹的了:老人哭孩子闹,青壮年肝火正旺,缆车里免不了大声喧哗,抠鼻子吐痰,瓜子吐满车厢,东家长西家短,弄不好一句话不顺还拳脚相加。这样的景象,恐怕会比尼泊尔人的清净祥和好看多了。

第16届蒙特利尔纪录片电影节正为哈佛大学感官民族志实验室(SEL)举办影像作品回顾展,《Manakamana》是其中一部作品。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两位噶玛巴:一位受困印度,一位游走世界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