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上瘾的马克雷



世界真奇妙,但比世界更奇妙的是真正的艺术家!这世间没有一座大型博物馆能在整个展览期间完整地展出生于美国加州的艺术家克里斯蒂安·马克雷(Christian Marclay)的作品《时钟》(the clock),展览组织者几乎都不得不忍痛割爱,把《时钟》掐头去尾或腰斩,因为即使完整展出,估计世间也没有几个人能一眼不漏地把它看完整。

这部诞生于2010年11月的奇妙作品,在获得第二年威尼斯双年展金奖之前,就令全球当代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在加拿大国家艺术馆组织下,它于2月22日至4月20日在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我认为他并非单枪匹马,应该有他的天才团队,如他确实一人工作,那该是超级天才了)耗费三年时间,从5000部电影中剪出时钟镜头(或与时间有关的画面,如片中人口述几点了),再将这浩瀚的时间碎片缝合在一起,合成一部长达24小时的巨片,且片中时间与现场观看的时间完全吻合。

克里斯蒂安·马克雷完全可以凭借这部魔幻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奖。

蒙特利尔当代艺术博物馆展映《时钟》的大厅设在二楼,只有45个座位,加上席地而坐的三围,一次性可容纳80人。于是人们不得不在大厅外面排起长龙,出来一人,才可填补一人。

我是旁晚5点40分入内的,靠右侧墙根而坐,乍看起来,整部电影除了时间的转动,没有故事情节等其他逻辑,到7点40分离场,两个小时内,我在7点零2分,看到了几秒钟的港产片镜头:楼梯口的时钟指着7点零2分,远处一个露出背影的女人用广东话说“他近来很忙,我叫他回头打电话给你”。就这几秒钟,估计场内没几个人知道是亚洲片,因为连脸都没露。7点零8分,有一部台湾片出现,昏暗的黑白背景下,一位母亲一边双手捧香祭拜,一边用国语对年少的儿子说,如果你爸爸回来,我还要给他做饭,做烤鸭给他吃。这次场内的人可能明白这是部亚洲片,因为祭坛旁边的墙上,有四个方方正正的大汉字“精忠至孝”。我直觉该片可能出自侯孝贤或蔡明亮的某部电影,但还没来得及细想,就结束了。7点半,有几秒钟的韩国片镜头,一位着韩国民族服装的妇女,坐在时钟旁,说了两个字后起身走向楼梯开门,估计她说的应该是“来了”之类的。

两个小时里,我不下十次拿出手机核对片中时间,每次都惊叹二者如精工表般的准确吻合,马克雷不愧有一半瑞士血统,且在日内瓦长大和受教育,我甚至相信他之所以产生制作《时钟》的创意,与他和名表大国瑞士的缘分密切相关。另外就是惊叹于他大海捞针的严谨态度和功夫,他得从几万部电影里海选,找出24小时里的分分秒秒镜头。如果派他去督导马航失踪飞机的寻找工作,相信他一定能把飞机从印度洋里打捞出来。

如果说这入选的5000部电影还有一定的逻辑的话,那就是我在两小时内看到的都是传统的生活片,没有一部战争电影,画面表现的都是和平年代人们日常的喜怒哀乐,其中英文片至少占了90%,有三部亚洲片,另外是法语片,出现了包括阿兰德龙和德拉帕蒂在内的法国明星。

在蒙特利尔展出两个月,只有五次完整展出,即24小时不间断播映。我问门口的工作人员他是否完整地看完,回答是“否”。与我同时进场的魁北克朋友表示明天会另外选择时辰再来,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奇妙无比且令人上瘾的电影。

美国《新闻周刊》认为,马克雷凭《时钟》跻身于世界当代十大艺术家之列。英国《卫报》誉之为“当代艺术经典”,他在威尼斯双年展获得“金狮奖”时,评委为他鼓掌15分钟,有人称之为“第一个用艺术的方式对旧电影进行采样、从而呈现了其艺术特质的人”。

《时钟》的6个版本很快就吸引了多国买主,纽约收藏家Jill 和 Peter Kraus把它献给大名鼎鼎的MOMA,美国企业家Steve Tisch以46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送给洛杉矶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2011年加拿大艺术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和波士顿美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也成为独立买家,2012年2月,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法国蓬皮杜中心(Centre Pompidou,Paris)和以色列博物馆( Israel Museum in Jerusalem)三家博物馆共同收购了《时钟》的一个版本。

马克雷现居纽约。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大陆版被删了些什么?

盛雪:李竹阳获救彰显加拿大人权大国形象

资料库:北京认定的25名恐怖分子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