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陈启礼
一部电影打动你的最明显标志是,不等走出电影院,你就想歌唱,唱出来的是悲歌还是欢歌,就要视剧情而定。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是这么一部电影,我走出电影院时,外面正下着雨,我不禁在雨中哼出了忧伤的调子。杨德昌的写实主义风格在这部长达4个小时的电影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们甚至可以形容某件事情“像杨德昌的电影一样阴暗、冗长”,但这就是杨德昌要转述的现实世界。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拍摄的全是路人甲路人乙一般的小人物,人数多到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剧情的发展,故事逐渐聚焦张震及小明二人。1960年,台湾处于风雨飘摇时期,少年们组成校园帮、公园帮、眷村帮,在戒严的大背景下扩展着自己的小地盘。在这里,过剩的精力使他们显得像是恶魔,寻衅滋事,街头火并是家常便饭。杨德昌拍摄这部电影时已是中年,他将自己对少年时期的回忆细致地记录在这部写实电影中。
34岁时才由电脑工程师转行做电影导演的杨德昌,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一直透出与众不同的冷色调。1982年《光陰的故事》、1983年《海灘的一天》、1985年《青梅竹馬》、1986年《恐怖份子》、1991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2000年《一一》都采取生活片断截取的方式,绝不用浓缩或闪回的方式交代人物背景。他擅长结构故事,并在写实的风格中注重情绪的克制,令人物游走于喜怒二极之间,且节奏缓慢。
他注重小人物,刻画他们的孤独和痛苦,日常生活的愉悦及矛盾,他不动声色,不为生活虚构幻觉、寻找万灵丹(panacee),全然不留导演的痕迹,写实得近乎冷酷。用《青梅竹馬》中的一句台词来归纳杨德昌的风格就是:“从这边好像可以看到所有的人,但所有的人却看不到你。”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发生在台湾黑帮形成的年代,当时有这么一位少年,也只有10多岁,住在眷村,在黑帮对抗中长大。后来,他成为竹联邦的老大,涉足商界和媒体,并在1984年替蒋经国出面,在美国旧金山刺杀了作家江南,后在台湾被捕入狱,96年流亡柬埔寨,07年10月病逝香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台湾黑帮老大,陈启礼。
在陈启礼去世前4个月,杨德昌因结肠癌在美国洛杉矶去世。台湾写实主义大导演,一直关注小人物,没有机会为本土最大的黑社会老大说故事,却前后脚地共赴黄泉,令人感觉之郁闷,也颇似杨德昌的写实风格。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