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让加拿大小镇变成白求恩圣地
从小耳闻目染白求恩热是否对约翰•埃伯特森今日成为加拿大名记有帮助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地区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因诞生过被毛泽东颂扬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从40年前开始失去其乡村特色和宁静。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镇上的白求恩故居,1976年把它辟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1996年,又升格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随着中国的开放及中国新移民的增多,这个小镇每年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中国朝圣客。2012年7月11日,扩建后的白求恩纪念馆新馆在旧址旁落成,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计划却招致一些国会议员的非议,他们指“白求恩是共产主义英雄,毛泽东的崇拜者”,加拿大政府的做法是为了讨好中国。
被毛泽东誉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成为圣人之后,是怎样回到加拿大,又如何在这里享有一块圣地的?出生在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的加拿大《环球邮报》渥太华分社社长约翰•埃伯特森(John Ibbitson),撰文回忆了这一过程。
1939年10月底,支援中国抗日战场上共产党军队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五台山地区的一次手術中受感染,11月12日因败血症在河北省唐县去世。12月1日,延安为白求恩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1949年共产党建政后,此文被编入中学课本,白求恩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伟人。
1968年,加拿大左派政治领袖皮埃尔·特鲁多出任总理,70年加中建交,72年,白求恩被确定为加拿大历史名人。那时,约翰•埃伯特森还是格雷文赫斯特中学的学生,见到各式各样的中国代表团来镇上朝圣,那时镇上的人挺自豪,常夸口说亿万中国人可以不知道多伦多、蒙特利尔或温哥华,但一定知道格雷文赫斯特。
那时白求恩故居还是联合教会的产业,里面住着长老教会牧师约翰·休斯顿和他的家人。每逢有中国人来,休斯顿一家都会尽心尽责地邀请他们到房里参观。中国人注视白求恩出生的那间房子的眼神十分虔诚,当时里面住的是休斯顿的儿子,他在墙上挂了一幅画有青蛙的大海报,上面还写着“亲亲我”。
后来还有中国人来小镇中学参观,包括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这对于一个只有3千人的寂静小镇来说,可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休斯顿一家建议联邦政府买下他们的房子,但渥太华显得不那么热情。因为冷战还在继续,白求恩是个十足的共产主义者。后来休斯顿一家干脆就不再为游客敞开大门,这令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不悦,1973年,渥太华终于下决心买下了这栋物业,并把它改造成纪念馆。当时还有个意向就是把小镇中学改名为白求恩中学,但因一些教师声明绝不会踏进一个赤色分子的学校而作罢。
几十年过去,白求恩的共产党员身份不再是他身上的污点,人们对他与妻子两次结婚两次离婚的异常之举和风流故事越来越感兴趣,当然大家都清楚,哈珀扩建白求恩纪念馆并非是为了纪念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也不是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流动献血车或肋骨剪,而是为了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但白求恩对于闭塞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的意义却异乎寻常。约翰•埃伯特森当时只有15岁,他看到了优秀的中国乒乓球队,意识到这个世界比寂静的小镇要大得多,这激发起他对世界的想象。约翰•埃伯特森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后成为剧作家和小说家,后来进入加拿大最大的英文报纸《环球邮报》,先后任该报驻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分社社长。
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地区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因诞生过被毛泽东颂扬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从40年前开始失去其乡村特色和宁静。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镇上的白求恩故居,1976年把它辟为纪念馆对公众开放。1996年,又升格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随着中国的开放及中国新移民的增多,这个小镇每年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中国朝圣客。2012年7月11日,扩建后的白求恩纪念馆新馆在旧址旁落成,但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计划却招致一些国会议员的非议,他们指“白求恩是共产主义英雄,毛泽东的崇拜者”,加拿大政府的做法是为了讨好中国。
被毛泽东誉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成为圣人之后,是怎样回到加拿大,又如何在这里享有一块圣地的?出生在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的加拿大《环球邮报》渥太华分社社长约翰•埃伯特森(John Ibbitson),撰文回忆了这一过程。
1939年10月底,支援中国抗日战场上共产党军队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在五台山地区的一次手術中受感染,11月12日因败血症在河北省唐县去世。12月1日,延安为白求恩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12月21日,毛泽东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1949年共产党建政后,此文被编入中学课本,白求恩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伟人。
1968年,加拿大左派政治领袖皮埃尔·特鲁多出任总理,70年加中建交,72年,白求恩被确定为加拿大历史名人。那时,约翰•埃伯特森还是格雷文赫斯特中学的学生,见到各式各样的中国代表团来镇上朝圣,那时镇上的人挺自豪,常夸口说亿万中国人可以不知道多伦多、蒙特利尔或温哥华,但一定知道格雷文赫斯特。
那时白求恩故居还是联合教会的产业,里面住着长老教会牧师约翰·休斯顿和他的家人。每逢有中国人来,休斯顿一家都会尽心尽责地邀请他们到房里参观。中国人注视白求恩出生的那间房子的眼神十分虔诚,当时里面住的是休斯顿的儿子,他在墙上挂了一幅画有青蛙的大海报,上面还写着“亲亲我”。
后来还有中国人来小镇中学参观,包括中国国家乒乓球队,这对于一个只有3千人的寂静小镇来说,可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休斯顿一家建议联邦政府买下他们的房子,但渥太华显得不那么热情。因为冷战还在继续,白求恩是个十足的共产主义者。后来休斯顿一家干脆就不再为游客敞开大门,这令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不悦,1973年,渥太华终于下决心买下了这栋物业,并把它改造成纪念馆。当时还有个意向就是把小镇中学改名为白求恩中学,但因一些教师声明绝不会踏进一个赤色分子的学校而作罢。
几十年过去,白求恩的共产党员身份不再是他身上的污点,人们对他与妻子两次结婚两次离婚的异常之举和风流故事越来越感兴趣,当然大家都清楚,哈珀扩建白求恩纪念馆并非是为了纪念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也不是为了纪念他发明的流动献血车或肋骨剪,而是为了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但白求恩对于闭塞的格雷文赫斯特小镇的意义却异乎寻常。约翰•埃伯特森当时只有15岁,他看到了优秀的中国乒乓球队,意识到这个世界比寂静的小镇要大得多,这激发起他对世界的想象。约翰•埃伯特森从多伦多大学毕业后成为剧作家和小说家,后来进入加拿大最大的英文报纸《环球邮报》,先后任该报驻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分社社长。
评论
发表评论